教学科研1

  • 5月27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德仁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勇副教授来我校讲学。数学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代表40余人聆听了报告。韩德仁以“Alternatingdirecitonmethodsofmultiplierforoptimizationproblemsinvolvingnonconvexfuntions“为题,详细介绍了非凸函数优化问题的乘子交替方向法。他指出虽然经典的乘子交替方向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规模可分离优化问题,包括凸目标方程和非凸目标方程,虽然对于凸问题人们已经做了许多收敛性分析的工作,但是对于非凸问题,收敛性分析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韩德仁考虑两种非凸函数优化问题,第一种是“强+弱凸模型”,第二种是一般的非凸模型。对于这两种模型,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来证明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收敛速度。夏勇以“EfficientlysolvingtotalleastsquareswithTikhonovidenticalregularization”为题,指出Tikhonov同正则总体最小二乘(简称TI)是处理线性方程组的病态系统,其中数据
    2018-05-30
  • 5月27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俊锋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屈绍建教授来我校讲学。学院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研究生30余人聆听了报告。杨俊锋以“ATV-SCADapproachforimagedeblurringwithimpulsivenoise”为题,指出脉冲噪声情况下的图像清晰问题,只有当脉冲噪声水平相对较低时,L1-范数惩罚数据拟合(TVL1)的总变异(TV)正则化效果较好。对于高电平脉冲噪声,TVL1工作较差。其原因是所有的数据,无论是损坏的和无噪音的,在数据拟合上同样受到惩罚,导致在平衡正则化和数据拟合方面难以克服。杨俊锋提出将电视正则化与非凸平滑裁剪绝对偏差(SCAD)罚用于数据拟合(TVSCAD)。认为只有当观察到的数据没有严重损坏时,才应执行数据拟合,而对于那些数据可能严重损坏的情况,则应强制执行更少甚至无效的惩罚。屈绍建以“Robustoptimizationandapplications”为题介绍了鲁棒优化的起源、概念、研究现状及发展,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鲁棒优化已成为优化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建立鲁棒优化模型的
    2018-05-30
  • 5月26日至27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范金燕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林贵华教授来我校讲学。数学学院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研究生30余人聆听了报告。范金燕以“TensorEigenvalueComplementarityProblems”为题,提出了如何求解张量特征值互补问题。她指出,这是基于标准和互补的张量特征值基本性质上的讨论,过程是先构造了张量特征值的互补问题作为约束多项式优化问题,然后再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用Lasserre的半定松弛的层次结构方法来证明。这个半定松弛问题,算法是具有一般张量的有限收敛性的。数值实验的数据表明了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林贵华以“关于随机变分不等式的若干进展”为题,介绍了确定型的变分不等式(VIP),并举了两个应用:双人非合作博弈和供应链网络均衡,以及确定型变分不等式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包括理论研究、数值算法和应用研究。引出随机变分不等式问题(SVIP),指出随机变分不等式有三类模型,期望值SVIP、几乎真SVIP和两阶段SVIP,详细的介绍了前两种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正在进行的工作,对于第三类模型两阶段SVIP,说明了其应用背
    2018-05-30
  • 5月26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修乃华教授在数学楼S103作了题为“秩约束矩阵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研究生30余人聆听了报告。修乃华介绍了秩约束矩阵优化问题的模型及应用:矩阵回归、学习距离度量、多维标度、图相似矩阵的低秩近似、因子分析等,以及三类求解方法:松弛法、变形法和切锥法锥法。给出了低秩集的切锥和法锥,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秩约束矩阵优化问题的一阶以及二阶最优性条件。最后介绍了未来的一些研究工作。报告结束后,修乃华与部分师生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专家简介:修乃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信息运筹学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责任教授、“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评审组专家,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运筹学学报》常务编委。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基金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
    2018-05-29
  • 5月26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邢文训教授在数学楼S103室作了一场题为“Robustsensitivityanalysisforconvexquadraticallyconstrainedqaudraticprogrammingproblems”的学术报告。数学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代表40余人聆听了报告。邢文训详细介绍了鲁棒凸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灵敏度分析问题。他对问题中每个约束的最大摄动半径进行灵敏度分析以保持预决策的鲁棒最优。邢文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对每个约束的最大摄动半径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一个具有鲁棒性的最优解,且让这个最优解可以保留预决策的一些特征,并指出可以通过使用双凸半定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专家简介:邢文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获中国运筹学会运筹学应用奖(二等)。先后主持过国家基金委面上和教育部重点课题,承担国防973二级课题负责人,及参加国家、部委及企业科研项目20余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汪春峰苗山根)
    2018-05-29
  • 5月28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胡长文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国昱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化学化工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近百人聆听了报告。胡长文作了题为“多酸催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他讲述了多酸催化的原理及相关研究背景,介绍了其课题组以多酸为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合成醛酮、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催化降解化学战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杨国昱作了题为“缺位导向合成化学”的学术报告。他主要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过渡金属氧合团簇、稀土氧合团簇、储氧团簇、硼氧团簇、团簇-空旷骨骼、团簇-有机骨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缺位导向的设计思想及其在合成过渡金属氧合团簇方面的应用。报告结束后,两位专家分别同现场师生就有关领域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化学化工学院马艳娜)
    2018-05-29
  • 5月23日下午,应法学院邀请,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法学院J.DRobertVischer在崇法楼302作了一场题为“美国司法系统中律师的职能”的讲座。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由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教授周东发担任翻译。RobertVische依托各种生动形象的例子,围绕美国律师在司法系统中的作用,结合诉讼律师的服务职能等话题展开论述。RobertVische结合自己在处理侵权诉讼案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指出,律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律师不是颠倒黑白,而是确保当事人的权利没有受到损害。律师是司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谨慎决定哪些信息可以披露给对方。在谈及辩诉交易的过程时,他结合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他强调,律师不仅要寻找真相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权力,律师的成功失败取决于自身如何协调周围的关系。他详细介绍了美国圣托马斯法学院的授课制度及招生要求,他表示希望两校可以加强交流合作,共育人才。随后,学院学生针对自己的法律困惑向Robert教授请教,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
    2018-05-29
  • 5月27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泽军教授在数学学院南楼103教室作了一场题为“Recentprogresson3-spheresubmanifolds”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负责人、几何教研室教师、研究生聆听了报告。胡泽军的报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解了复射影空间CPn中的3维球面的浸入问题;第二部分着重讲解了齐性NearlyKahler空间S3xS3中的3维球面的浸入问题。胡泽军还介绍了这类问题的起源、最近的进展和该领域的重要文献,提出该领域中的一些相关的研究问题和方向,并解答了师生们的提问。专家简介:胡泽军,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会理事。曾主持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研究领域涉及子流形的几何与拓扑、共形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黎曼流形的曲率与拓扑、流形上的微分方程,特别在等仿射超曲面和中心仿射超曲面研究中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工作。(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许瑞伟苗山根)
    2018-05-2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