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1

  • 平原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体学习交流会3月28日下午,平原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在图书信息楼第二会议室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集体学习交流会,全体党员参加。会议由平原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委员、副主任王虎主持。本次读书班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全面深入、取得实效。在会前自学的基础上,平原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马新峰领学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一章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内容。领学结束后,支部四名党员对本次集中学习的认识和体会做了代表发言。马新峰表示,本次读书班是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的关键举措。综管办全体党员和教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原原本本学,全面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要突出重点,将“学、查、改”有机结合;要坚持统筹兼顾,将学习教育与党建重点工作、综管办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与巩固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相融合,将学习教育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综管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5-07-18
  •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公轲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题为Hydrogen Bridge-Mediated Efficient Electrooxida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onNi(OH)2─PO43−/Ni3(PO4)2Heterojunctions的研究论文。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旭坡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公轲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王得丽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众多生物质分子中,2,5-呋喃二甲酸(FDCA)被列为12种最具价值的生物质衍生化学品之一。电催化氧化生物质衍生的5-羟甲基糠醛(HMF)是生产FDCA的一种绿色且高效的途径,而加速催化剂表面的质子脱嵌与转移,对电氧化HMF合成FDCA至关重要。因此,深入探究催化剂表面的质子演化过程,对于推动HMF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单独探讨质子脱嵌或者表面质子转移,缺乏将二者结合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HMF氧化过程中质子演化机制的深入
    2025-09-04
  •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师生积极关注纪念大会,通过多种方式收看大会相关报道,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党委书记冯淑霞表示,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盛大的阅兵式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综合实力、国防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心。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立足岗位、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全省“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努力践行“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扬优势、强特色、补短板,加快推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凝练重点方向,优化学科布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度创新人才
    2025-09-03
  • 9月3日下午,我校新学期工作会议在求真楼5楼东报告厅召开。校领导冯淑霞、郭海明、江智勇、宋晔、王玉良、秦法跃、苗雨、杨玉珍出席会议,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长郭海明主持。郭海明回顾了学校上半年学校工作进展情况。上半年以来,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人才人事工作整体向好,科研水平不断攀升,科技创新港建设提速增效,社会服务成效显著提升,学校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他强调,当前学校在科技创新港校区建设、“双一流”创建、专业结构优化与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活力与效能等方面存在问题和挑战,号召广大干部要把握好学校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积极应对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会上,他对新学期工作进行部署:一要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学校党的建设质量;二要持续推进专业优化调整,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要全力推进“双一流”创建,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四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优化“一校三区”运行机制;五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学校事业发展新动能。校党委书记冯淑霞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校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锐意改革进取,积极
    2025-09-03
  • 8月30日至31日,由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主办、我校招生就业处承办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求真楼五楼东报告厅举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生涯发展教育处处长杨洪涛,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魏鑫,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开班仪式,省内20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我校各学院(部)院(部)长、教学副院长、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等260余人参加培训。聂国兴代表学校对各级领导、专家及学员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否高质量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检验这支队伍是否具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时代考题。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证明,在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抓好抓实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好的作用。他强调,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培养环节很关键。要推动高校从“按计划培养”转向“按需求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培养质量与岗位要求的深度匹配。教师要靠能力素质立身,做到“胸中有墨、脑中有策、手上有招、脚下有路”;要以实干实绩立业,真正成为学
    2025-09-01
  • 8月28日,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和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年河南省孔子学院中方合作机构工作交流会在我校举办。来自全省举办孔子学院和课堂的10所高校和中学的负责人、孔子学院管理部门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灵山,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杨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海明,副校长宋晔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河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华星主持。郭海明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国际中文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成果等。他表示,学校将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办好孔子学院和课堂,以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成效服务学校“双一流”创建。杨光代表河南省教育厅致辞,感谢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对我省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的大力支持,全面介绍了我省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工作举措、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并对全省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提出了要求。交流会上,赵灵山回顾了孔子学院的历史,阐述了基金会的宗旨使命和发展优势,指出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
    2025-08-29
  • 8月27日上午,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校区实验室大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省教育厅厅长别荣海,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高拓,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陈霞光,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兵,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平原实验室主任常俊标,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淑霞,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臧双全等出席。会议由河南师范大学校长、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平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郭海明主持。冯淑霞在致辞中对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厚爱和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两室”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创新药物研发关键问题,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学校将始终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着力将科技创新港打造成为师大育人育才、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将“两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将科技创新港建设成为产业集群的强引擎,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大担当,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刘兵代表新乡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
    2025-08-28
  • 8月27日至28日,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重点任务、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发教师内生动力等深入交流研讨。全体校领导参加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冯淑霞主持。会上,校领导聂国兴、秦法跃、苗雨、杨玉珍分别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校区功能定位和科技创新港二期布局”“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聘期考核与激励机制完善”等进行了专题交流汇报。与会人员围绕主题积极发言、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校长郭海明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详细阐释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他指出,要做好对各校区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明晰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科学谋划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构筑“齐头并进、一体发展”的办学矩阵,构建与“双一流”创建相适应的发展空间和学科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牵引,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锻造教师教育新特色,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供给侧改革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并完善更高质量的人
    2025-08-2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