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2

  •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学校评审结果,我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首批试点学校。此次全省共有10所高校入选,试点学校将获得8万元的经费支持。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步入省部共建行列后,在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工作方面坚持继承与创新,注重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创建网上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党的建设,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校园网最强音,打造全省重要的网络文化高地。近年来,我校构筑师大新闻网、微博、微信、企鹅平台等立体化校园宣传舆论平台;打造辅导员博客、小耳朵线上电台、郭微视听等网络文化特色品牌;组建专门的教师网络评论员队伍和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舆论;制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职责和管理办法》《二级网站评级奖励办法》《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等制度,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管理和监督;成立大学生记者团,将师大报(电子版)、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新媒体协会及论坛贴吧等统归为“师大媒体”,集中力量办好网络媒体。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学校的试点工作将以探索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
    2017-06-27
  • 6月23日上午,《郝象吾先生文集》捐赠仪式在我校勤政楼二楼接待室举行。校工会主席岳杰勇出席仪式并讲话。郝象吾之子、我校物理与材料学院69届毕业生郝立人,档案馆、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学院负责人参加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档案馆馆长赵启才主持。岳杰勇对郝立人校友的捐赠表示欢迎,并缅怀和赞扬了郝象吾先生为师大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要求档案馆要与校内其他部门密切合作,让更多的人阅读、学习郝象吾先生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等思想智慧。之后,岳杰勇为郝立人校友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回赠《河南师范大学校史》。郝象吾先生(1899-1952),河南武陟人,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知名生物学家,中国最早的基因遗传学理论传播者、著名教育家。郝象吾先生早年留学欧美,曾担任中州大学生物系主任、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为我校早期奠基人之一。《郝象吾先生文集》共16万字,收录论文计28篇,涵盖了遗传学理论、社会文化、语言、法治管理、人生观的哲学思考以及读书方法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早期校史的重要资料。(档案馆/文大学生摄影记者孙圳/图)
    2017-06-27
  • 6月23日,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洪坤受聘我校特聘教授。授牌仪式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3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李雪山为徐洪坤颁发校特聘教授证书。人事处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仪式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苗雨主持。聘任仪式上,李雪山代表学校向徐洪坤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徐洪坤院士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李雪山介绍了数学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要求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师生在徐洪坤院士的指导下,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励精图治,将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徐洪坤对河南师范大学给予的荣誉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校近些年来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与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为推进数学学院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徐洪坤,男,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浙江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005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就职于华东理工大学、西班牙
    2017-06-27
  • 6月25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新高考咨询宣讲小组走进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教授、博士进中学”新高考咨询宣传活动。副校长李雪山在活动现场指导新高考咨询宣传工作。招生办、附中、生命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李雪山向参会的家长、师生们介绍了河南师大近年高速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绩,他指出,为适应高招政策的新变化,变改革压力为创新动力,争取优质生源,同时服务省内考生报考志愿,我校组织20多支宣讲队,从高考考试结束开始奔赴全省11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教授、博士进中学”新高考咨询宣传活动。帮助河南的优秀考生,熟悉和了解河南省最新的高考改革政策、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不要在志愿填报上吃亏,考取自己满意的大学。宣讲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丽霞针对家长和考生最为关注问题,进行了重点解析,指出了今年河南省高招政策的几点变化,对如何选择和报考学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等近日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校招生办公室、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等宣讲小组成员与与会的各位家长、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解答了家长和学生关于报考的各种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博士、教授进中学”新高考咨询宣传活动,校领导分区指导,招生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
    2017-06-26
  • 近日,2017年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名单揭晓,我校党委学工部部长王宏伟申报的“基于河南红色精神的微信平台构建”项目获批立项。项目建设期为1-3年,资助经费3万元。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旨在立足学校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成长需求,精心策划和培育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高校育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项目以建设河南红色精神主题教育网站和弘扬河南红色文化为方向,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产品,唱响网络主旋律,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立德树人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网络育人、文化育人。(学生处张永富)
    2017-06-26
  • 6月22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臧振春到新联学院调研。党办和组织部负责人,新联学院党政领导以及校纪委派驻新联学院纪检员陪同调研。新联学院主要负责人从新联学院概况、学院发展历程、近年来工作成绩、主要经验与体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介绍了新联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就新联学院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郑州校区工作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校纪委派驻新联学院纪检员简要介绍了新联学院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臧振春认真听取了汇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答。臧振春表示,新联学院近年来对社会贡献大,对学校贡献大,呈现出良好的改革与发展态势,在校园建设、安全保卫、学院管理等方面做的非常规范。臧振春勉励大家要有“责任担当”意识,继续坚持领导带班值班、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等优良的办学传统。关于新联学院未来发展,臧振春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动摇,这是对学院办学负责,更是对学生成长负责;二是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搞好团结,这是学院干事创业的大前提;三是要加强校区管理与学生管理,立德树人,要明白大学既有知识的传授,更有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四是要廉洁自律,要管好自己,管好下属,既对自己负责,又对家人负责,
    2017-06-26
  • 6月23日上午,我校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2017年防汛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今年各项防汛工作。副校长、校防汛指挥部指挥长马治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防汛指挥部全体成员及校内各单位防汛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办公室主任白鑫刚主持。后勤管理负责人传达了《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防汛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单位职责、具体措施、工作要求六个方面对2017年度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马治军总结了2016年度我校防汛工作。他指出,2016年新乡市“7.9暴雨”是对我校防汛工作的一次重要考验,既锻炼了我们的防汛队伍,也证明了我们这支队伍是靠得住的。防汛工作是常规工作,但不寻常,大家要提高警惕,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就2017年的防汛工作,马治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防汛、抗洪、抢险,“防”要早,要重于“抗”和“抢”。各单位要抓细节、抓预防,强化硬件、完善预案,抓住重点,确保学校安全度汛。二是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防汛工作中要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单位要把防汛宣传、教育和排查做到位。三是换位思考,调高服务意识。各单位在防汛工作中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有条不紊推动工作。
    2017-06-2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