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为持续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心理“抗疫力”,生命科学学院于11月19日至24日开展“见字如面·展信舒颜”手写信活动,共有200人参与本次活动。活动期间,同学们认真思考,将情感寄于笔墨。他们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母、对朋友、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在信纸中许下青春的誓言,用满满的正能量品味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用纸笔书写生活中的温暖,一笔一划传达出对身边之人的感恩怀德。同学们纷纷表示:疫情阻碍了现实的见面,但隔离不了想念与牵挂,也抵挡不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期待与向往。快节奏的生活,手机碎片化的交流,让人们来不及探索内心深处的情感,一封封手写信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是见字如面的欢喜,是跨越山海的思念。展信舒颜存真意,意气风发少年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同学们表达自我、探索内心、传递情感的难得机会。让学生借助手写书信的方式,关注自身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和平的健康心态,为营造我院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贡献力量。(生命科学学院杨慧玲杨楠)
    2022-11-24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美术学院于11月23日下午,在线上召开红旗渠精神读书分享交流会。学院团委负责人、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会议。此次读书交流会由五名同学分享有关于红旗渠精神的经典书籍阅读感悟。交流会上,同学们依次发表自己所读书籍的读后感以及自身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2020级美术学专业郑涵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恰如《山腰上的中国》所言:红旗渠是当代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也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2020级绘画国画专业王剑箫推荐书籍《扛红旗的人:修建红旗渠的故事汇编》,并从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抗新时代红旗三方面进行解读。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尹楠分享了《红旗渠精神》这本书,从红旗渠精神的形成,依靠群众相信自己的自力更生精神,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展开讲解。2021级何梦洁发表了对《共和国故事•山河让道:红旗渠设计施工与胜利竣工》中精彩片段所产生的理解。王明向同学们推荐书籍《十个共产党员》,重点介绍了红旗渠修建英雄任羊成的故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会议最后,学院团委副书记张鹏飞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他讲述
    2022-11-24
  • 11月23日下午,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到学生宿舍看望慰问学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学生党员志愿者,并为“星火红旅”党员工作室党员宿舍挂牌。学院党委书记冯峰代表学院领导对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学生党员志愿者表示慰问,对他们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院学生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充分展现了学院学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叮嘱学生努力提升技能、加强自身保护,更好的完成任务。学院领导为党员志愿者所在宿舍授予“星火红旅”党员宿舍标识牌。冯峰指出,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堡垒,疫情既是考验也是一堂思政课,希望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守牢疫情防线、维护校园稳定,实现疫情防控和学生成长两不误发挥更大作用。党员志愿者感谢学院领导在特殊时期的关怀和慰问,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争做校园疫情防线的守护者和成长成才的引领者。(旅游学院 黄 昭 李鑫雨)
    2022-11-23
  • 为加深大学生对校园植物的了解,提升青年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入学习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1月19日至22日,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传师大之魂 展校园之美”植物讲解活动,活动由院社联和自然传奇协会承办,吸引全校3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植物讲解和主题宣讲两个环节。在植物讲解环节中,主持人就校园植物相关知识、外观样貌及其在校园的分布位置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为参与人员进行细致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为学校素质教育建设添砖加瓦。在主题宣讲环节中,主持人从湿地的定义、类型、世界湿地日的由来和目的、中国十大湿地以及湿地的作用等方面向参与人员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讲解如今湿地的现状和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呼吁学生积极加入湿地保护队伍中,为湿地保护贡献青春力量。本次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动员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伟大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形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生命科学学院张闻轩宋心怡)
    2022-11-23
  • 为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开展“蓝色星球,绿色梦想”手抄报设计和微视频征集活动,活动由院社联和大学生环保协会承办,吸引全校600余人参与其中。活动前期,学院社联和大学生环保协会通过官方平台发布活动通知,积极组建参赛线上交流群组。在手抄报设计活动中,参赛选手们的作品创意十足,画面效果强烈,各种元素在其画笔下极尽融和。其中2021级本科生马鑫帅的《蓝色星球,绿色梦想》色彩鲜丽,内容丰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21级本科生李金洋的作品《节能环保,绿色生活》描述了他对地球的美好愿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在微视频征集活动中,各参赛学生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切入点,通过新媒体短视频的方式为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共建我们得绿色家园建言献策。其中,2021级本科生徐小林在其作品《从我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中以演讲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地球母亲的热爱;2022级本科生贾碧云、秦金晶、李辰可等参赛人员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视频拍摄,呼吁广大同学们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从小事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萤烛之光。本次活动的举办,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
    2022-11-23
  • 11月22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举行“疫”线慰问暖人心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2019级专兼职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慰问学院的抗疫志愿者们,为他们送上口罩和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院党委书记赵成福对学院抗疫志愿者们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大无畏精神给予高度肯定,感谢他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院长刘国兵指出,学院学子在当前较为复杂的疫情防控态势下,更要坚定信心、顽强拼搏,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实践锻炼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辅导员刘晓涵叮嘱志愿者们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学校学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发扬志愿者的优良作风,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风雨见初心,危难显担当。“疫”线慰问暖人心慰问活动的举行,鼓舞了学院抗疫志愿者们的信心,为落实落细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有效维护校园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外国语学院刘晓涵王一丹)
    2022-11-23
  • 为深入了解学院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管理工作,11月21日,体育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辅导员共同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了解详细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并为2022级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御寒衣物。院党委书记王允到宿舍查看学生的床铺、被褥、宿舍暖气、宿舍环境等情况,仔细询问学生是否有充足的衣物过冬,是否还有其他困难,并承诺一定为学生们做好服务。随后,就近期线上学习、职业规划、住宿环境、作息饮食及文体锻炼等方面与学生们进行亲切交谈,了解和解决学生诉求,叮嘱大家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练就强健体魄,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王允勉励学生们要努力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情暖同行,齐心抗疫。老师们的亲切问候让学生们倍感温暖,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增进感情,鼓舞师生共克时艰的士气,坚定战胜疫情、克服困难的信心。学院师生将继续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师生健康平安。(体育学院 刘广宣 崔家晨)
    2022-11-22
  • 为帮助毕业生准确有效地确定就业方向,持续推进学院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1月21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召开线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2019级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国超主持。会议传达了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的精神,分析了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毕业班辅导员汇报了近期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就业现状、就业困惑等,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针对如何跟踪指导学生就业、如何调动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如何加强困难毕业生帮扶等开展了详细的讨论。会上,学院对毕业生就业意向开展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摸排,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台账,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引导,确保全体学生在思想上积极就业,行动上落实就业进行了安排部署。朱国超强调,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前已进入攻坚阶段,要打好仗,必须做到心中有三个“数”,即数好人数、摸清底数、出好招数。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开好头,起好步,做到四个“早”,即早谋划,规范化布置,搭建就业渠道,总结不足;早摸底,个性化帮扶;早宣传,多方式引导,多方位、多角度传达就业信息;早跟踪,一体化服务。近年来,学院持续
    2022-11-2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