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11月21日上午,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疆心比心•情系师大”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在东区操场举行。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处长及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开幕式上,外国语学院团委负责人张良表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子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随后,丝路霓裳舞蹈协会带来的新疆舞《有那么一个地方》,羽衣蹁跹,一颦一簇,一顾一盼,都洋溢着柔美与热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少数民族学生邀请领导老师与汉族学生共舞,一起感受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比赛环节,各项体育活动有序进行,“一万里行珠”“穿越呼啦圈”“袋鼠跳”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最后,参赛选手一起进行合影留念。此次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进一步提高了各个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运动中加强了彼此的交流合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各民族学生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外国语学院 张雨欣)
    2020-11-24
  • 11月21日,由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主持新声代,青春更精彩”第三届主持人大赛决赛在小店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学院师生代表近500人观看了比赛。本届大赛共有475人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的选拔,共有10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分为个人闪亮秀(自我介绍)、口舌大比拼(绕口令)、出口成章(连词成文)、魅力主持(模拟场景主持)和风采一刻(个人才艺展示)五个环节。评委通过个人形象、吐字归音、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才艺展示和控场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比赛现场,选手们激情澎湃、尽情发挥,充分展示出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020级英语专业的王创荣获特等奖;2020级知识产权专业的曹燚和2020级酒店管理(专升本)的赵凯丽获得一等奖;2020级工商管理楚媛媛等3位选手获得二等奖;2020城市管理专业的龚瑶璐等4位同学获得三等奖。本次大赛精准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在考察选手们播音主持能力的同时,更让选手们在比赛中提高思想认识,让观众们在观看中增强爱国意识。活动有利于引导同学们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树立梦
    2020-11-23
  • 11月20日下午,我校“乐海奖学金”颁奖仪式在音乐楼五楼演奏厅举行。“乐海奖学金”设立者、乐海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从甲出席仪式并讲话。学校特聘教授赵塔里木、赵为民,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音乐舞蹈学院主要负责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简称“实验班”)全体师生参加了颁奖仪式。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忠奎主持。宋从甲介绍了“乐海奖学金”设立的意义,他鼓励实验班学生努力成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赵为民对实验班的同学们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为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孟超宣读获奖学生名单。2019级本科生许凯歌代表获奖学生发言。与会领导向获奖的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学院院长张伟对长期以来支持实验班建设的领导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获得“乐海奖学金”的同学们表示祝贺。他指出,实验班的建设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了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他要求实验班全体师生珍惜学习机会,勤学苦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合格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者和教育工作者。(音乐
    2020-11-23
  • 为增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11月20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为全体研究生举办实验室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院领导、专职辅导员以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大家集中观看了《校园火灾案例警示宣传片》,警示片从近年发生的校园火灾经典案例出发,分析了火灾发生的原因和不当处理带来的后果,使同学们明白实验室安全没有如果,只有苦果和恶果,再次给同学们敲响了警钟,让学生们绷紧防范之弦。随后,学院副院长党治国结合学院实验室现状,从实验室安全用电、安全防护及危险品使用三个方面作了专题培训,对实验过程中各项保护措施做具体指导。他指出,安全是大家工作学习的前提,是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他向全体研究生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对安全工作要有敬畏意识;二是要增强实验室操作规范意识;三是要戒除侥幸心理。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开学以来,已陆续为研究生开展了实验室准入考试、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消防实习演练等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学院安全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学化工学院 李轩昂 王 兰)
    2020-11-23
  • 11月21日晚,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数学楼报告厅举办全国最美教师报告会,我校2005级优秀校友、2020年“全国最美教师”张杰受邀担任主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师范生代表近200人参与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姜良在报告会上讲话。他指出,张杰与妻子王秀秀扎根基层教育十一年,他们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用无私的付出、执着的追求为山村孩子打开希望的窗,是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他希望在场师生一要提高责任意识,忠诚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追求;二要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涵养教师的人文美德;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全方位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张杰的报告情真意切、娓娓道来。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和妻子王秀秀从事特岗教师岁月中与学生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洗衣做饭,为留守儿童筑起温暖的“家”;行程万里,只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执着坚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用真实鲜活的亲身经历,为在场师生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和师德教育课。报告中,张杰通过特岗教师宣传纪录片向大家介绍了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的特岗教师队伍,展示了他们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传递温暖与爱的奉献精神。最后
    2020-11-23
  • 近日,“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获奖名单揭晓。新联学院新乡校区共有11支参赛队伍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6项。 “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于9月10日至9月13日进行。疫情期间,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团委自6月份开始备赛,通过组织赛事宣传、线上培训、考务安排等,为学生竞赛提供良好的保障,精心做好牵头组织工作。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积极动员广大学生参赛,通过严格考勤、科学组队,积极培养专业优秀人才。各学生团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赛题讨论、编程实验、模型优化等,为比赛做好充足准备。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团队协作,凭借扎实的编程和写作能力完成竞赛,最终荣获佳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也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 学院代表队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是学子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文献获取与写作能力
    2020-11-23
  • 11月20日晚,由新联学院团委和教务处共同主办的“战疫2020身边的故事”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在小店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我校外国语学院与新联学院部分英语教师受邀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新联学院各院系学生代表近500人观看本次比赛。经过各院系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8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其中非专业组10人,专业组8人。选手们的演讲内容详实、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发音纯正流利、情感高亢充沛,紧紧围绕着“抗疫精神”“抗疫战士”“抗疫成就”等内容展开英语演讲,着力突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抗疫的壮举以及战疫成就,表达了对抗疫战士的赞誉,展现出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学生艺术团带来的英语合唱《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将比赛推向高潮。比赛在评委老师张长辉的精彩点评中落下帷幕。最终,2020级城市管理专业张心怡和2020级英语专升本王俪蒲分别荣获非专业组和专业组的一等奖。本次比赛旨在用英语讲好抗疫故事,传播抗疫精神,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提升同学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与应变能力,激发其英语
    2020-11-23
  •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美术学院于11月20日组织党员和专业教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和郑州美术馆,开展学术观摩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博物院,教师们先后参观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专题陈列、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楚国青铜艺术、明清工艺珍宝,深切感受了中原大地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历史变迁。莲鹤方壶、妇好鸮尊、金缕玉衣、贾湖骨笛等,件件国之精品。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图文等资料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尽显中原文明的博大与厚重。在郑州美术馆,教师们先后观摩了《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情境与选择:段正渠作品暨文献展1983-2020》《大河永续•星火传薪——河南当代青年美术家邀请展》等六项展览,展陈藏品共1033件(幅),100多位作者中包括大家巨匠及青年才俊,藏品涵盖书法、篆刻、油画、国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参观人员畅游在丰富的艺术创作中,用心欣赏着每位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积极交流个人感悟,为团队带来了多维度的艺术理解。本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丰富视野、拓宽眼界,有助于
    2020-11-2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