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10月13日上午,新联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二组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有关内容。学院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闻“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个方面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新作为。会上,大家还学习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有关内容,重温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会到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凝聚起的强大抗疫力量。学院党委书记李浩表示,伟大抗疫精神锤炼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
    2020-10-13
  • 当“敢医敢言,国士担当”钟南山、“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张伯礼、“白衣执甲、医药为兵”张定宇、“来自人民,归于人民”陈薇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每一个中华青年都一定在心中致敬抗疫英雄、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星。10月11日晚,在听了赵国祥书记为2020级新生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后,体育学院2020级迅速掀起了学习伟大抗疫精神热潮,纷纷发出了自己的感悟。2020级研究生、2020级本科生兼职辅导员董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英雄是每一个普通人,是和我们一样的“95后”、“00后”,疫情来袭,我们记住了84岁逆行武汉的钟南山院士,记住了年逾古稀仍奔波一线的李兰娟院士,记住了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记住了真诚奉献、不辞劳苦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英雄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英雄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和期望中,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定当不辱使命,不负青春,勇担重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体育
    2020-10-13
  • 10月12日,外国语学院举办线上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会议面向学院2019级全体学生,旨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此次会议分专业进行,分别由英语、翻译、法语、日语专业成绩排名前三的学生进行了学习经验交流及感悟分享。英语专业徐梦瑶、翻译专业李圣洁等同学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个人的心得;日语专业的刘一帆、法语专业的金梦韩等6位同学则分享了在学习小语种、新语言时的个人经验:既要踏实学习,扎实基础,又要找对方法,善于总结。经验交流结束后,学生们纷纷通过线上留言进行提问并得到了优秀学生代表们的回答。此次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过“树榜样”“讲心得”“答疑惑”三个环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会后多位学生表明自己也要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逐步实现目标。(外国语学院 刘晓涵 赵兰格)
    2020-10-13
  •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明确学生工作导向,10月12日上午,社会事业学院在三楼会议室召开学力建设专题会议。全体领导班子和专职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魏雷东主持。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安春就团委学生会换届改革和《社会事业学院学生素质发展综合测评实施细则(修订稿)》进行汇报,以制度改革为契机,明确培养导向,细化条例内容,做到有章可循。学院副院长陈妍娇就《社会事业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修订稿)》进行汇报,提出以专业好,综合素质高为评选重点,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魏雷东就此次“三大改革”提出要求,明确学生培养“四个导向”,即政治导向、能力导向、专业导向、学习导向。他指出,要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刚性约束相结合,能力水平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瞿洪明作总结发言,他肯定此次改革的重大意义。通过此次改革,学院明确了工作导向,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强化合力育人效果,推进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社会事业学院 范子泉)
    2020-10-13
  • 2020年10月11日晚,教育学部2020级全体新生在东区综合教学楼102教室现场聆听了校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为新生讲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清肩负的责任,敢于担当,学会担当,学做一名‘善学’‘善思’‘善为’‘善成’的时代好青年”。赵国祥的谆谆教诲在学部政工干部和全体新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部2020级新生各专业迅速展开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学部团委副书记魏尔康表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在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他提出,作为团委副书记,自己要组织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保持昂扬斗志,勇于开拓,顽强拼搏,勇担使命,做无畏的奋斗者。“赵国祥教授的讲话对于新生来说,意义深刻。”学部2020级新生辅导员徐亚萍认为,“结合当下教育形态,引导新生认同自身‘师大人’的身份,牢记初心使命,弘扬抗疫精神,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和新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真正成为学生思想和发展的掌舵者和引路人。”学部
    2020-10-13
  • 10月12日下午,水产学院2020级各班分别召开主题班会,认真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在“2020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讲话内容。主题班会上,各班团支书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赵国祥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担当有为青年”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赵国祥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担当有为青年”为主题,从“伟大的抗疫精神”“师大的初心使命”“青年的责任担当”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他用大量的数字、图片和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抗击疫情。赵国祥讲述了师大的历史变迁和办学成就,解读了“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师大精神,并从“善学”“善思”“善为”“善成”四个方面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在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学习感受,并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秉持师大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奋斗者和时代建设者。(水产学院 董博文)
    2020-10-13
  • 10月12号,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学习了“2020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后,讨论部署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担当有为青年”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微视频交流感悟活动。学院2020级全体新生参加本次活动。在活动中,2020级新生围绕主题,纷纷发表了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的观后感。应用统计学学生魏梦莹表示听了赵书记的讲话,她想起著名俄国作家希什金曾说过“哪里有指挥员,哪里就更平静,士兵在那块土地上就站得更坚强。”正是因为中国有以共产党为中心的领导班子,中国人民在面对疫情时才能临危不乱、众志成城,取得抗疫的胜利。学生史君怡说道,正是因为河师大的前辈们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的校训才延续至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胸怀斗志,续写神州的壮丽篇章。为便于同学们交流彼此感悟,各专业以班级为单位,用微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每个人对第一课的深切感受。年级通过筛选,将其中见地深刻、能够引起共鸣的视频进行统一推送,最大限度地把赵国祥书记的授课精华,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师大的奋斗史、青年人的责任担当牢牢镌刻在同学们的心里。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牢记赵国祥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老
    2020-10-13
  • 坚定青年入党初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0月11日晚,文学院组织学院2020级学生在求是中楼201、202教室观看“2020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学院相关负责人、2020级辅导员及4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会议。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围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担当有为青年”这一主题,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从“伟大的抗疫精神、师大的初心使命、青年的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给广大新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观看结束后,学院学生反响热烈,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周慧表示,曾经对于大学的无限憧憬与疑惑,通过这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找到了答案并且获得了前行的动力。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结束后,学院团委书记、2020级辅导员王秀杰鼓励同学们,要在第一课中汲取精神力量,将抗疫中的感人事迹转化为同学们砥砺前行的动力,用奋斗点亮青年梦想,秉承师大校训,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以聆听 “2020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为契机,学院团委同步安排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向新生详细讲解了大学生入党的程序,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入党申请书的写作规范和递交入党申请
    2020-10-1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