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12月8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之“政剧场”情景剧大赛决赛在东区综合楼203教室举行。学院2019级近200名学生到场观看了此次比赛。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七组作品进入决赛。《我们曾经的校园》通过演绎大学同学的重聚,提醒同学们关注灾区儿童和偏远地区的教育困境;《校园十二时辰》和《上学那儿点事》再现校园学习生活真实情景,展现校园真情;《拒绝校园贷》以生动事例警示大学生远离校园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战火中的大学生》与《五四芳华》展现战火年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演员们的生动演绎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和三等奖四组。班主任代表钱净净进行点评,她指出,七组作品立意深刻、演绎生动、回味无穷,提醒在座所有同学要读圣贤书,要闻天下事,勇于站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次情景剧比赛作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青春政好·魅力一九”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为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彰显班级特色,进一步推进学院和年级的文化建设。(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孙琳娜 郭思琪
    2019-12-09
  • 12月7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前往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学习考察,寻找红色足迹,重温革命情怀。学院主要负责人、学院党员教师和专兼职辅导员近40人参加学习。在冀鲁豫边区旧址,党员们参观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走进军工厂工人工作复原现场,深入了解我党在艰难时期自主建造重型火药机械的情形。参观了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驻足细观书籍、照片、遗物、影像等珍贵史料,回顾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重新感受了老一辈革命者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本次学习考察,是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党员教师感受了冀鲁豫边区一个个浸染鲜血、不为人知的英雄烈士,一段段军民相依、血肉相连的感人画面,激发了守初心、担使命的内生动力,决心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文化学院 袁 田 李卉芩)
    2019-12-09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筑“三全育人”新格局,外国语学院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统筹推进协同育人和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外国语学院从三个方面对学院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坚持做到思想铸魂,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要切实做到深入一线,联系学生。主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深入宿舍,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心理动向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线上线下,三全育人。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紧跟时代潮流,线上线下合力互动,将“键对键”作为“面对面”的有益补充,倾听学生诉求,主动发声发言,疏导学生情绪。此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践行教育报国、精育良才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实践,有利于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实际问题,为培养具有师大气质,中原特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国语学院 刘晓
    2019-12-09
  •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2月6日下午,机关三总支联合建设银行新乡分行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机构业务部等部门的党支部共同走进辉县市柳湾村,开展对口扶贫暨金融安全知识下乡行活动。财务处党支部和基建处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分别看望慰问了对口扶贫户,了解农户脱贫后的生产、生活情况,商讨巩固脱贫成果、扩大增收的具体对策。建设银行工作人员从个人信息保护、电话短信识别、上门推销等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现实案例,为村民普及金融安全知识,防范针对贫困村及扶贫领域出现的新型诈骗行为。我校驻村第一书记孟超向大家介绍了柳湾村的村史和对口扶贫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带领大家现场参观了光伏发电等产业脱贫项目和正在建设中的游客服务中心、景观步道、新建外联道路等项目的实施情况。此次活动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也是机关三总支与建设银行新乡河师大支行开展党建共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化。(财务处 周其锋)
    2019-12-09
  • 为推动高校领导干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2月5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在学院办公楼217室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瑾解读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她指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是落实校党委决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大家要秉承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推动形成育人合力,持续推进干部联系基层、服务学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院长李洪河宣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宿舍分配表》,他指出,要坚持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方式,主动深入一线联系学生,着力发挥教师群体在思想引领、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生活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在接力奋斗中成长成才。学院党委书记杜灵来强调指出,培育时代新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全体教职工要严格落实责任机制,将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进行明确和细化,切实把工作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要强化工作实效,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工作规范化运行,实现问题导向联系、情真意切联
    2019-12-09
  • 12月7日,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学北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交流座谈会,学院有关负责人、实验班班主任、各年级辅导员和“俊甫计划”2017、2018级59名学员参加了会议。2017级30名学员结合前期培养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分享了自身的心得体会,并结合自身实际为学弟学妹们在明晰目标、合理规划时间、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锻炼并重、良好科研习惯养成、增强实验基础动手和文献查询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班主任常毅、位青聪和辅导员老师同学员们进行了讨论交流。院党委副书记李朝阳充分肯定了学员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经验做法的学习方式和高低年级实验班成员之间加强经验交流、携手共进的自助育人模式。他鼓励同学们要利用好“俊甫计划”育人平台,德才兼修,全面发展;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科研锻炼和成果产出之间的关系;要胸怀大志,加强交流,经常性的开展自我反思和分析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逐梦明天、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化工学院 曹 锟)
    2019-12-09
  • 为更好地了解学院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12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崇智楼107会议室召开少数民族同学座谈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本科少数民族同学参加本次座谈会。同学们就入学以来的感受以及在学业、生活中的主要收获及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分享了各自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饮食特色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锋介绍了学校的奖助育人体系和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学校和学院会立足实际,充分尊重和考虑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习惯,尽最大努力为少数民族同学提供更好的服务。他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确目标,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奠定坚实基础;要学会倾听和表达,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做好文化交流的使者,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与各民族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建和谐校园。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同学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沟通,为同学们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019-12-09
  • 12月7日,由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阅享经典•书香师大”之“剧赏书华”情景剧演绎大赛决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办。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立清出席活动。学校部分领导、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经过学院预赛、校级复赛,共计有10个作品入围决赛。比赛中,各参赛代表队用心演绎,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作品《生死场》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在生与死的历程中所展示的顽强战斗精神,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红岩》《智取威虎山》《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革命经典作品演绎了一段段革命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的历史,成功诠释出革命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恰同学少年》展现了热血青年在国家危难时刻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当代人的青春风采;《红旗渠》以杨贵书记带领林县人民引水修渠为脉络,生动体现了祖国建设的艰辛与坎坷,使红旗渠精神得到充分体现;《1942》真实演绎了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带领同学们重温那段艰难的岁月;《焦裕禄》带领我们重回满天飞沙的时代,再次感受焦裕禄精神的魅力;《白求恩大夫》再现了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中国
    2019-12-0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