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018年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团队带头人聂国兴教授主持申报的面上项目“Irisin通过AMPK和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鲤糖代谢的机制研究”获准立项,获得直接经费资助61万元。
长期以来,本团队一直致力于鱼类糖脂代谢研究。2013年至今,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NSFC-河南联合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直接经费资助346万元。在上述项目的资助下,团队成员刻苦攻关,通力合作,在鱼类糖脂代谢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5篇,其中SCI一区4篇、二区5篇(含ESI高被引论文1篇),建立了研究葡萄糖跨膜转运的BBMV实验模型、草鱼活体及细胞脂肪肝模型、稳定的鲤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基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手段,分别在离体与在体水平研究了糖脂代谢关键因子的调控机制与代谢网络,为鱼类糖脂代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项目批准号:31872581
项目主持人:聂国兴
参加人员:卢荣华,秦超彬,杨国坤,闫潇,张文雅,邓大鹏,赵文丽
中文摘要:Irisin是2012年首次发现的新型激素,以希腊信使女神Iris命名。在哺乳动物中,Irisin 主要由肌肉分泌产生,具有促进糖类和脂质的摄取与利用、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糖尿病等生理功能。本项目拟以Irisin为切入点,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从分子水平系统研究:①鲤Irisin的表达与分泌;②Irisin对鲤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稳态的调控;③Irisin对鲤肌肉、肝脏和脂肪糖代谢的调控及其信号通路;④Irisin对鲤肠道葡萄糖吸收转运的调控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成果可阐明Irisin对鲤糖代谢的调控机制,完善鱼类糖代谢的内分泌调控网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鱼类糖耐量低下的原因,丰富鱼类营养生理学理论,并为提高糖类在鱼类饲料中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