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2

  • 近日,我校江智勇教授团队在构建手性生物电子等排体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手性路易斯酸催化的分子内[2+2]光环加成反应,通过底物设计,实现了氮杂双环[2.1.1]己烷(aza-BCHs)和双环[1.1.1]戊烷(BCPs)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博士后田栋为本文第一作者,江智勇教授为通讯作者。在药物化学领域,生物电子等排体是一种用于优化先导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的重要工具。aza-BCHs和BCPs被成功用作吡咯烷和苯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显著改善了药物分子的性质,但它们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仍然面临挑战。aza-BCHs和BCPs的传统合成方法受限于底物范围,难以构建全碳季碳立体中心。江智勇教授团队通过光敏剂和手性路易斯酸的协同催化,高效、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aza-BCHs,并进一步转化为BCPs。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Sc(OTf)3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不仅通过降低底物的三重态能量促进DPZ(*DPZ)的三重态与烯酰胺的能量转移过程,还促进了随后的环加成反应,从而以高产率、ee、
    2025-04-08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作和“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校园网特推出“三级联创展风采”栏目,总结交流和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软件学院数智星火党支部积极推动党建和就业工作融合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就业先行的协同育人格局。通过高质量党建,从思想引领、系统谋划、重点帮扶、特色引航等四个方面,让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感受到党建的力度、效度与温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深度融合,为学生筑魂、筑才、筑梦。党支部形成“理论研学+实践淬炼”双轮驱动机制,建立“支委领学、导师导学、项目践学”三级培养体系。联合东软集团河师大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等联学活动6期,邀请企业优秀党员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支部党员参与“科数耀文脉”数字非遗实践团、“创智乡韵”智
    2025-04-07
  • 4月6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趋势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4名专家为项目把关定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出席会议并致辞,社科处负责人及文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会议由文学院院长赵黎波主持。秦法跃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该项目对推动汉语语言哲学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期待各位专家为本次课题研究把脉问诊,提供智力支持,使重大课题的研究增强可操作性,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开题论证会由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崔应贤教授从选题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以及重点难点等方面作开题报告。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汉语语言哲学认定的背景参照、“百姓日用即道”的汉语哲学、核心理念界定、现实问题解析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课题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深度、方法论和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指出,课题研究范围广泛,需要在具体研究对象和范围上进行圈定;课题研究要处理好虚与实、分与合、浅与深的问题;必须从汉
    2025-04-07
  • 4月5日,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高端论坛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知名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国兵主持。秦法跃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校史校情和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学校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学校始终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强国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推进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事业传经送宝、指明方向。学院在精心组织,办好高质量会议的同时,要抢抓“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宝贵机遇,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向专家请教学习,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外语人才作出学界贡献。本次论坛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汇聚了该研究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群体智慧,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5-04-06
  • 4月3日上午,校长郭海明到现代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现代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主持。会上,现代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长伟从办学定位、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工作规划进行了详细汇报。郭海明对现代工学院的筹建工作推进情况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现代工学院作为全省新型现代产业学院试点,既是新工科建设重要机遇,也是我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力抓手。我们要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需求,尤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需求,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产业学院。他强调,一要严格论证,完善培养方案。以工程认证标准为依据,科学设置专业集群,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优秀理工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奠定扎实基础。二要科学规划,提升建设内涵。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尽快尽早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以前瞻的思维谋划工作,使现代工学院起好步、走稳步、迈大步。三要挖掘潜力,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推动我校工科
    2025-04-03
  • 4月3日上午,我校“提升学业指导能力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系列专题培训在求真楼五楼东报告厅启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应邀作首场专题报告。党委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各院(部)党委(党总支)副书记、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和专职辅导员共260余人参加培训。报告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主持。聂国兴在授课时指出,全校学工队伍和本科教学队伍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一是围绕“建设有思想的培养体系,引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阐述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特征功能和具体内容等,提出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建设“师大气质”育人生态和“师大特色”一流本科教育。二是围绕“聚焦本科人才培养主业,形成学生成长成才合力”,提出学工队伍和教学队伍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风学风考风,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三是围绕“树立‘三量’工作思想,涵养师大特色育人文化”,提出要“应变量”“谋增量”“提份量”,把握教育教学“紧活”与“慢活”辩证关系,坚持利他思维、创新思维、协同思维、前瞻思维和求是思维,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2025-04-03
  • 4月2日下午,我校“双一流”创建工作汇报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校领导郭海明、江智勇、杨亚东、苗雨出席,“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创建学科所在学院及相关理工学科所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主持。会上,物理学、化学两个创建学科负责人分别围绕学科概况、创建路径、创建举措、建设成效、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副校长江智勇,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相关理工学科所在学院负责人结合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换了意见建议。校长郭海明对创建学科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就做好下一步创建工作,他要求,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工作谋划。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双一流”创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对标对表寻找工作差距,科学规划学科发展路径,“清单式”推进各项创建举措落实落地。二要凝练学科特色,凸显学科亮点。两个创建学科要深入挖掘、精准凝练特色亮点,立足自身优势,聚焦特色方向,凸显关键指标,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三要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好相关学科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科间资源共享,推动学
    2025-04-03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4月1日,我校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推介活动终评展示交流在求真楼5楼西报告厅举行,新乡市委社会工作部、牧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校文明办、校团委主办,社会事业学院承办。活动以“志愿师大行筑梦新时代”为主题,前期经各学院(部)初赛选拔推荐,共41个教师、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进入复赛,涵盖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文化文艺、孝善敬老、助学支教、生态环保、关爱青少年儿童、法律服务等10余个类别。经纸质评审、复赛现场路演选拔、项目整合等环节,共16个项目入围终评展示交流。交流采用现场路演汇报的形式进行,16名参赛师生结合自身感悟,汇报展示了志愿服务项目的目标计划、开展成效、创新举措等内容。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传承茶文化 知礼以修身”弘扬传统文化及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项目等7个项目获评一类示范培育项目,“绿动青春”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工作项目等9个项目获评二类示范培育项目,生命科学学院、社会事业学院、美术学院获评优秀组织
    2025-04-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