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网 - 河南师范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 人民武装部 学生中心 国防教育教研室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处长信箱

志愿思源在行动,青春实践共成长——“饮水不忘思源,助力家乡振兴”实践团队活动纪实

发布者:党委学工部    发布时间:2020-08-10    浏览次数:506

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饮水不忘思源,助力家乡振兴”实践团队以个人实践为主,鼓励实践队员在自己的家乡或所居住的社区开展小范围实践活动。据悉,截至到近日,团队成员已分别开展实地调研、志愿服务以及调查访谈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

(一)辅导守望助成长,暖心静待花开放

“老师的年纪虽然不大,但干出来的事却不小,把我的孩子交给她照看,我们当家长的也很放心!”一位家长激动地向实践队员说到。据悉,在此次实践开始后不久,团队成员张晓宁和郑刘莹就在各自家乡积极开展志愿辅导活动,通过辅导学生课业、普及文化知识、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为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教育之窗”。

张晓宁的家乡位于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在志愿辅导期间,她一刻也没闲着,除了开办课堂、教学解惑这一主要任务外,也适时增加安全教育内容,以讲座的形式向孩子们普及防范溺水的安全知常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为了助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张晓宁也会组织开展体育锻炼等活动,强健孩子们的体魄并增强其身体素质。“当时下着大雨,学生打着伞、挽着裤腿、鞋上沾满了泥,来到我家上课。他们满怀期待地看着我时,我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张晓宁说到

与张晓宁远隔一百多公里的郑刘莹,也想到通过教育辅导这一途径助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有所不同的是,郑刘莹选择在家乡的辅导机构担任志愿老师。她积极备课、认真负责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班上有身体缺陷的孩子,她会给予最大的帮助和关怀。在她看来,志愿辅导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学生身上学到要永远保持心中的单纯与善良,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

思源不忘为家乡,青春守护更育人。张晓宁和郑刘莹主动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用饱含温度的知识温暖了一方孩子的心灵,展现出当代青年高度的自信心与责任心,青年一代也正在尽自己的力量,奋进在小康路上。

(二)心理疏导进社区,筑牢疫情“心”防线

717日,“饮水不忘思源,助力家乡振兴”实践团队成员李博乐走进长治市博樾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心理服务中心的安排下,作为志愿者的李博乐来到长治市长治县某武警中队,为武警官兵举办了一场有关疫后心理疏导讲座,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讲座开始前,李博乐为武警官兵们发放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帮助战士们进行心理测量。之后,来自心理服务中心的专家向武警官兵们介绍进行心理调试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围绕“如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展开讲解,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的帮助官兵们减轻精神负担、缓解紧张情绪,及时调适身心状态。

“在实践工作中拓宽眼界,提高能力,增强服务家乡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实践团队的队长郑静怡如是说。

实践队员李博乐秉持着“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在心理讲座中为武警官兵们进行心理测评及疏导,为打赢心理战“疫”贡献出青春力量,展现了当代青年人有想法、敢作为的责任与担当。

(三)勤劳自强当学习,寻找最美奋斗者

728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饮水不忘思源,助力家乡振兴”实践队员茹建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茹建英从小在卢氏县观沟村长大,此次实践之行她选择深入了解家乡实际,采访了当地的先进典型——杨树春,通过感受榜样风采,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茹建英在卢氏县观沟村见到了杨树春。他架着双拐,热情地招呼着来访者,随后便聊起了自己这些年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经历。28年前,他在矿上遇到事故,左腿高位截肢。伤残后重回山里生活,虽然杨树春饱受了身体上的煎熬,但却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没有选择等待救济,而是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养殖黑猪来维持生计。

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看”到“勤劳致富”,杨树春首先摆脱了“思想贫困”。“我自己是残疾人,但是现在政策非常好,国家支持,而且人穷志不穷,身残志不残!”杨树春在采访中这么说到。2016年,杨树春被评选为“全国自强模范”,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这种不被困难打败的坚韧意志和依靠勤劳双手、奋力脱贫致富的拼搏精神,也激励着千千万万个奋斗在脱贫线上的人们。

“人与人的差距或许就体现在勤劳与心态上面,肢体的残缺不能代表什么,有向上向好的决心就是最大的武器。”茹建英感到。

学习榜样精神,投身脱贫实践。在榜样精神的感染下,实践队员今后也将继续秉承这种信念并将其更好地传递出去,不断增强家乡群众“敢脱贫、敢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成功 唐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