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防范电信诈骗能力,切实保障人身财产安全,9月17日,法学院于模拟法庭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由我校反诈先锋团成员梁馨元主讲,院团委书记陈宇翔主持。
梁馨元结合多起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四类高发校园诈骗类型。一类是“冒充熟人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冒充同学、老师等熟人行骗,她特别提醒,面对线上转账请求,务必通过打电话、见面等方式核实身份。二类是“兼职刷单诈骗”,这类诈骗以“高薪”“0成本”“高回收”为诱饵实施诈骗,她提醒到参与刷单不仅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找兼职需通过正规渠道。三类是“网络游戏诈骗”,骗子以“低价售点券”“高价收账号”等吸引玩家,诱导至非官方平台交易再实施诈骗。四类是“虚假链接与软件诈骗”,骗子伪装学校缴费、快递通知等信息,附带非法链接或病毒软件。梁馨元呼吁全体同学牢记“三多”原则:面对诱惑多份警惕、面对转账多份核实、面对链接多份判断。
陈宇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补充总结。他指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陷入诈骗场景时易受伪造环境诱导,提醒学生遇到可疑信息及时与同学、辅导员老师沟通,共同分析判断。陈宇翔现场指导学生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演示其使用方法,提醒同学们开启预警功能。
此次网络安全主题教育会议有助于增强学生反诈意识,提高电信诈骗鉴别能力,学院将持续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法学院 陈宇翔 陶 琳 责任编辑 杨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