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脚步丈量大地,以行动践行初心。为深度挖掘社会实践典型案例,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10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平原楼108成功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分享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代表及2025级新生共同参与,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活动由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陈晓慈主持。
经验分享环节,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武凡想作为“理响中原”大学生党员理论宣讲团代表,回顾了暑期深入社区开展理论宣讲的历程。她以群众听得懂、乐于听的通俗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家常话”,让理论宣讲真正“接地气、入人心”。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宋育贝立足“红孩子学校”红色故事巡讲支教团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团队暑期在新乡、珠海、嘉兴等地进行支教活动的点滴,并激励在场同学以支教为纽带,为基层教育注入青春活力。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杨晨熙以河南师范大学第十四期“青马工程班”学员的身份,讲述在基层政务实践的收获。她分享了自己在耿庄村进行义务支教的经历与基层工作“琐碎中见担当、细微处显初心”的深刻体会,激励同学们在基层广阔天地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陈昱含代表“烽火留声”抗战精神人民叙事调研团,介绍了团队开展社区深度访谈的成果。通过与抗战老兵家属面对面交流,团队挖掘出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记忆,进一步丰富了抗战精神“从人民中来、由人民书写”的叙事内涵。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张顺娣则带来了在家乡海南省琼海市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故事。她通过组织趣味科普课堂、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等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陪伴,用青春力量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此次“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学子搭建了实践经验交流的优质平台,更有效激发了大家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与主动性。参会学生纷纷表示,将以优秀实践代表为榜样,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成长动力,未来主动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大课堂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以青春之笔答好时代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 薄一凡 张雄宏 责任编辑 王沫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