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1

  • 报 告 人:中国工程院 张明高 院士报告名称:电波传播与信息化装备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5:3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张明高,湖北省京山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河南省高校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明高院士长期致力于电波传播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十几项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防重点工程,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电波预测方法。提出的全球适用的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统计预算方法在1990年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采纳,取代了美国NBS方法和法国方法,1992年形成CCIR P.617-1建议,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外的对流层散射电路的评估之中,效果良好,为我国赢得了声誉,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于1995年又被编入ITU-R的地面电波传播手册。主持研究确定了一套适于中国及邻近地区卫星通信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电波预测方法,在卫星移动通信方面提出的海面反射衰减预测方法,形成了ITU-R P.680-3建议取代了仅适于1-2GHz的日本方法;
    2019-10-22
  • 报 告 人:清华大学 侯旭东 教授报告题目:事件是如何生成的?10:41 2019-10-23——一道光的日常与“鸦片战争”作为事件的形成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5日8:00报告地点:东教2-203
    2019-10-22
  • 报 告 人:浙江大学 刘正伟 教授报告题目:新学制课程改革再研究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5日 8:00报告地点:田家炳812
    2019-10-21
  • 10月19日晚,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记者李见新应邀在我校东教二103教室作题为“写好校园新闻,助力成长成才”的讲座,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近300人到场聆听本次讲座。讲座伊始,李见新从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校园新闻线索如何获得、出彩的校园新闻需要这样写等七方面介绍如何写好新闻。他通过展示中央、教育部、省委颁布的相关文件强调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宣传生态的变化,他指出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主动宣传迎接新媒体的挑战。在校园新闻线索如何获得方面,李见新列举了诸如通过查看校园海报、学校文件、高校热点问题等14种获得途径,并为学生提供了从是否具有新意、是否贴切生活、是否真实3种角度判断所获新闻线索价值的方法。关于如何写好出彩的校园新闻,他通过详细分析曾发文章“‘袖珍女孩’获颁学位,校长蹲下与其合影”,讲述写好新闻的关键之一是善于发现和写新鲜事儿,学会以小见大、挖掘事件深意以充分发挥新闻的宣传价值。李见新以分享文章“‘张丽莉’探望张丽莉”为切入点来阐述把常规新闻写“活”,重点点出对景物的描写是一种营造新闻画面感的常用方法。随后,他又提出善于用写故事的方
    2019-10-21
  • 10月18日上午,应法学院的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继承在东综315教室作了题为“热潮背后的冷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民法总则》”的学术讲座。法学院教师和本科生百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于庆生主持。会议伊始,于庆生对张继承教授进行介绍,并对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张继承教授主要从“逻辑连接词使用不准确,法律规定不简练、多余的强调导致规范重复且互相冲突、法律原则与规范相互冲突、没有准确的分类标准和划分对象,导致严重的逻辑混乱、滥用‘可以’与‘应当’”等几方面阐述了民法总则中的逻辑瑕疵及其学术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加以讲述,使在场的师生能够理解的更加透彻。他指出,法律与逻辑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虽是不同的学科,但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促进。逻辑的许多形式、规则都是在法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法律实践促进了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律的内在逻辑不能以违反逻辑的形式表达、违反逻辑规则的法律规范不仅不可能正确反映法律自身的内在规律,而且还会损害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权威性。要从“合规律、准确、简洁、无矛盾性”四个标准对民法进行评价。讲座结束后,张继承与现场师
    2019-10-21
  • 会议名称:2019年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与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席:辜正坤 教授会议时间:2019年10月22-23日会议地点:新乡市开元名都大酒店新乡市平原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2019-10-20
  • 报 告 人:天津大学 张云研究员报告名称: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5日16:0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C208报告人简介: 张云,男,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新能源车辆技术研发中心特聘专家。兼任IEEE 高级会员、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编委(Associate Editor)、中国电源学会直流专委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分会委员。2018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二层次人选、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人才计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IEEE Trans. Top期刊论文16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件;2018年获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期刊编委杰出贡献奖。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MicrosoftInternet
    2019-10-18
  • 报 告 人: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Bennett Steven Cohen教授报告题目:通往《不可能在这里发生》的旅程——戏剧、电影、电视的改编过程报告时间:2019年11月1日 9:0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
    2019-10-1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