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1

  • 报告人:电子科技大学林昊教授报告名称:利用基因调控网络建模看生命是什么?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2日08:00报告地点:计算机学院103报告人简介:林昊,博士,教授,留美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ucleicAcidsResearch(IF:11.147,3篇)、BriefingsinBioinformatics(IF:9.101,2篇)、Bioinformatics(IF:7.303,8篇)、MolTher-NuclAcids(IF:5.919,6篇)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这些工作被国际期刊SCI引用7119次;其中单篇SCI引用100次以上的论文23篇,单篇最高被SCI引用446次,累计入选高被引用论文33篇,H-index为47。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获得2018年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高被引科学家(2018HighlyCitedResearcher)、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
    2019-10-10
  • 10月9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郑阳恒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郑阳恒以《超级陶—粲工厂》为题,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QCD理论。通过对BEPCⅡ、BESⅢ等实验装置的介绍,突出了需要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CP破缺来源,介绍了超级陶—粲工厂(STCF)以及该实验装置上的物理研究亮点和相关建造上的技术挑战,并对推动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超级陶—粲工厂”进行了展望。报告结束后,郑阳恒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郑阳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日本KEK的Belle实验合作,并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夏威夷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工作,其间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MS实验以及美国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200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团队,并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合作,从事粲强子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BESIII实验的粲物理组组长,物理协调人、执行委员会委员、共
    2019-10-10
  • 报告人:东北大学陈凡教授报告题目:技术哲学研究的前沿及进展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1日15:30报告地点:政管学院413
    2019-10-08
  • 报告人: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报告题目:从传统公共行政到现代公共管理----西方理论与中国借鉴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1日8:00报告地点:政管学院413
    2019-10-08
  • 报告人: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报告题目:MPA教育教学与培养管理经验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2日8:00报告地点:政管学院413
    2019-10-08
  • 报告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研究员报告名称:Drugdiscoverychemistry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上午10: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报告人简介:杨财广,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97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取得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2-2008年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在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致力于化学干预“未靶(untargeted)”蛋白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包括Nature、CancerCell、PNAS、JACS等。曾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突出贡献奖。现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hineseJournalofChemistry杂志青年编委。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2019-09-30
  • 9月29日晚,应文学院邀请,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刘志伟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曹植与文学的天才创造”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教师及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会议由文学院院长李永贤主持。讲座中,刘志伟着眼于曹植的文学史地位,引用谢灵运对其的评价切入此次讲座的主题,对曹植的作品、创作风格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以建安时期“最响亮的声音”定位曹植,注重将曹植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对讲座主题的详细阐述。在分析曹植诗文中“尘埃”的意象时,列举诸多文献资料对“尘埃”的意象进行论证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曹植成为“天才”的多方面原因。讲座末尾,刘志伟鼓励学生在古今文化的研究中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会后,刘志伟就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专家简介:刘志伟,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会理事。曾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与《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等专著;主持国家教育部和古委会等省部级项目,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文学院张心心/文许冰杰/图)
    2019-09-30
  • 报告人:东北师范大学林正军教授报告题目:语言研究的话题与视角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0日14:30-16:3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
    2019-09-3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