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节假日文化生活,5月31日至6月1日,东七“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端午奇妙游,‘粽’趣大闯关”和“童梦向未来,‘政’能量启航”活动。“端午奇妙游,‘粽’趣大闯关”活动以小型游园会形式呈现,精心设置了“钓粽子”“射五毒”“猜谜语”等六大主题活动。在“钓粽子”摊位前,参与者手持长竿,屏气凝神将吊钩探向前方,每当成功钓起“粽子”,都会引得周围学生阵阵欢呼;“射五毒”区域,学生瞄准投掷,沉浸式体验古代驱邪祈福的趣味;“猜谜语”处,五颜六色的谜面吸引众人驻足,学生沉思讨论,拆解谜题。“童梦向未来,‘政’能量启航”活动由“趣味投壶”“快乐套圈”“玻璃球搬家”等主题游戏组成。“趣味投壶”活动中,学生手持箭矢,全神贯注地瞄准壶口,力争箭矢入壶;“快乐套圈”环节,学生俯身凝神甩出圆环,套中小礼品即可现场领走;“玻璃球搬家”游戏主要考验耐心与技巧,参与者用筷子运送玻璃球,落碗后稍作调息,继续转运。参与学生表示,他们在互动游戏中领略到了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也在欢度“六一”的轻松氛围中重新找到了童趣。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搭建起了优秀传统文化
    2025-06-02
  • 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日,我校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孔子学院、泰国醒民学校孔子课堂先后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孔院和孔子课堂师生参加。萨戈达大学孔子学院端午节主题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方院长陈运香,外方院长、萨戈达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塔希尔·阿万参加。陈运香以“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为题,简要介绍了端午节的名称、节日由来和文化习俗,着重围绕端午节的文化特色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多元比较,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了解和认识。随后,学生们在本土中文教师莎福珂的带领下动手制作了龙船和粽子。醒民学校孔子课堂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包括“千年端午,礼敬先贤”“端午祭圣,薪火永传”“端午颂贤情”“泰韵华彩,五色传情”“妙笔生花,彩绘端午”等,让学生们直观了解屈原生平以及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其中,书法体验区和创意手工区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志愿者教师王琰、朱琛和本土中文教师的带领下书写“端午安康”的祝福语,亲手编织传统手绳,制作舞龙和端午主题手工,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是孔子学院与课堂向当地民众展示中
    2025-06-02
  • 为促进文旅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激发儿童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兴趣,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旅游学院团委联合罗庄街社区开展“文旅交融探奥秘,标本藏趣启新知”社区进校园儿童节专题活动,吸引了五十余名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活动伊始,旅游学院团委负责人闫依铭带领社区居民及孩子们来到学院矿物岩石标本展柜。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矿石标本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大家围在展柜旁热烈讨论,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矿石的形成、分类及用途,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现场氛围轻松活跃。随后,参观队伍来到生物标本馆,讲解员为居民和孩子们详细介绍各类动植物标本的特征及生态知识。从珍稀鸟类到海洋生物,丰富的标本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罗庄街社区居民表示,这次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的机会,让孩子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期待以后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此次社区进校园活动为居民们提供了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机会,也为文旅与自然科学的创新性结合探索出新的可能性。旅游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更多服务社区的实践活动,推动科普教育走进大众生活。 (旅游学院 闫依铭 李盛田)
    2025-06-01
  • 为培养同学们的经济创新思维,强化同学们的实践应用能力,5月26日至30日,商学院于线上举办“定格经济光影,解码生活万象”经济达人PLOG记录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共计270余人参加。活动共分为“PLOG记录”和“作品评选”两个环节。在“PLOG记录”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热点经济事件、校园消费调研与个人理财规划等经济生活主题展开创作,以镜头捕捉经济现象,用文字记录深度思考,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经济分析,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一幅幅PLOG作品图文编排精巧、数据分析翔实、经济见解独到,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别出心裁的创作巧思与务实求真的专业素养。在“作品评选”环节中,指导老师从PLOG内容的创新性与逻辑性等维度入手,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本次活动帮助他们用经济学视角观察生活,发现日常消费中的经济智慧,提升了个人专业能力。本次活动的举办,为同学们搭建出展示自我与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经济素养和专业水平,推动同学们全面发展。(商学院 王 猛 田 源)
    2025-05-31
  • 在2025届毕业生即将扬帆起航、奔赴人生新征程之际,为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人生坐标,5月29日晚,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良在求是中楼302报告厅为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和美术学院毕业生讲授专题思政课。三个学院相关负责人、专兼职辅导员及毕业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万运京主持。王玉良以“坚守心中阳光,走好人生旅途”为题,从四个方面深刻解读了以“责任、信念、追求”为内核的“阳光”的深刻意蕴。报告中,王玉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以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例,向同学们解答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进程中,青年一代如何“立身、立业、立德”的重大人生课题。他勉励同学们要永葆赤子初心,在内与外的平衡中涵养本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要勇攀事业高峰,在微与著的互鉴中追求卓越,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走好人生旅途,在顺与逆的淬炼中厚植坚韧,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在稳扎稳打、理性规划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持续跃升;要筑牢清廉基石,在近与远的取舍中守望初心,时刻警惕细微之处可能存在的廉洁风
    2025-05-30
  • 5月29日,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青骑兵”出征仪式在树蕙堂举行。党委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全体社区专员和全校楼管会成员共400余人参加出征仪式。仪式上,党委学工部相关负责老师领学了《河南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楼管会章程》和相关工作制度。副部长赵焕兴为社区楼管会代表颁发工作证和《工作日志》。社区专员代表,体育学院西十楼社区安东老师、文学院东十二楼社区陈光裕老师围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作用发挥、楼管会队伍建设指导、“我与导员共劳动”特色宿舍活动、社区学生文明礼仪专项教育等方面分享了社区经验做法。校楼管会代表、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王若琳,西五楼社区楼管会代表、旅游学院学生李后分别进行表态发言,表达了在社区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决心和期许。会议对前期社区治理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围绕下阶段“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做出部署,一是社区专员要当好“领路人”,悉心指导、建强队伍、全力支持,引领楼管会成员发挥实效;二是校楼管会要做实“中枢站”,强化统筹引领,当好社区建设的参谋助手,构建全校协同机制;三是社区楼管会要做好“主人翁”,聚焦主责
    2025-05-30
  • 5月29日上午,我校在学苑餐厅三楼青益空间举办第十四期“校媒成长计划——记者大讲堂”主题讲座。政邦智库理事长、凤凰网政能亮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高明勇应邀担任主讲人。60余名师生到场学习,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刘吉磊主持。讲座现场,高明勇从媒介素养的底层逻辑切入,简述媒介素养从欧美到亚洲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他指出,媒介素养是正确享用传播资源,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涵盖使用动机、方式方法与批判能力等多方面。结合“醴陵新闻”新媒体运营案例,高明勇进一步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十大理论体系,他警示师生要杜绝假新闻,提出“破其蔽,扬其利,成其器”和“结硬寨,防其害,治其宅”的十八字口诀,帮助在座师生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清醒,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在场景模拟环节中,高明勇分享了信息核实七问法和工具、复合、融合思维三件“法宝”,鼓励在座师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打造属于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和新闻敏感度。刘吉磊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媒介素养、提升新闻实用技能的机会,有利于推动师生以更加严谨
    2025-05-30
  • 为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5月28日下午,学校后勤管理处联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沟通无限”学生座谈会。后勤管理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副院长佘德峰表示,本科生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为保障学生权益和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李欣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校园生活和后勤服务保障方面多提意见与建议。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对学校日常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后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耐心倾听,逐一解答,表示将尽快落实改进措施,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在校生活幸福指数。此次师生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通过沟通有效增进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搭建平台,不断畅通沟通渠道,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郭 鹏 刘佳辉)
    2025-05-2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