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为强化班主任队伍作用发挥,加强政工队伍与班主任之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化全员育人效能,4月15日至16日,音乐舞蹈学院各年级纷纷结合实际工作,采取不同形式推进班主任深入班级、走进学生,切实发挥班主任教育引领示范作用。根据学院工作安排,各年级班主任与辅导员整体谋划,分重点、分阶段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其中,2022级班主任在音乐厅同辅导员一道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班主任李琳倩结合个人学业发展与学校生活经历,鼓励学生们深耕专业发展,敢于走出舒适区,实现新的突破。2022级舞蹈编导班班主任李田结合国外留学经历向学生们介绍出国留学不同阶段的相关事项,并鼓励学生主动和班主任队伍加强沟通交流,做好学业、职业发展规划。2020级音乐学班班主任薛碧云,通过腾讯会议与正在实习的学生们开展“云端沉浸式阅读”主题班会,分享交流学习方法。其他年级班主任也纷纷走进各班班会、班委会以及团建活动等,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真正做好学生们的学业导师和知心朋友。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采取举办班主任聘任仪式,建立班主任
    2023-04-17
  •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意识,提高普通话基本能力,4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思政平台举办“强国兴教百年梦 铸魂育人师大情”普通话演讲比赛。党委副书记王秀杰、副院长曲嘉、教师代表杨柳青、尹康、郭豪栋出席并担任评委。比赛伊始,主持人为大家介绍本次大赛的评委、主题及评分规则,并希望学生们在比赛中能赛出风采、赛出气势、赛出水平。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感情真挚且能够恰当运用朗读技巧,或轻柔舒缓,或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地讲述“我”与师大的故事。选手们扣人心弦的演讲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比赛结束后,杨柳青作为评委代表对选手们的表现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学生们在发言声调、内容选题、情感共鸣、仪容仪表四个方面还有提升空间。经过评委们客观、公正的评判,赵金雨、熊金文、柳淇滨、董怡君、陈卓五位学生荣获一等奖。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学院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为师范专业学生搭建高水平的技能提升平台。“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们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不断朝着合格思政课教师的目标前进。(马克思主义学院豆喜晨郭玉欣)
    2023-04-17
  • 4月16日,第25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地区复赛落下帷幕。本次复赛共有来自华西地区的84支队伍代表各学校参赛。历经两天高强度的比赛,在青年教师薛沛文的指导下,我院选手2020级翻译1班梁佳宝和2021级英语9班周怡彤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同来自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优秀辩手同台竞技,稳扎稳打,最终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华西赛区一等奖,成功晋级6月份的全国决赛,创造了我院英语辩论赛项的突破性成绩。第25 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和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是《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入选榜单赛事,也是入榜最早的外语类赛事。自2月份辩论赛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对复赛选手开展线上指导、线下集中培训。今年6月,两位辩手将代表我校参加全国总决。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此类专业比赛为契机,定期举办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语类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增强学生的跨
    2023-04-17
  • “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文学院于4月16日晚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举办红色经典分享活动,学院教师葛旭东博士作了题为“战争·家国·诗意:《荷花淀》的诗学政治与双栖写作”的讲座,百余位学生现场参与。本次报告会是文学院党建工作品牌“悦读红色经典 培育时代新人”育人工程的重要构成。葛旭东围绕“《荷花淀》的诗学政治与双栖写作”这一主题,从中国现当代小说文脉视野下《荷花淀》的独特性解析入手,通过宏观视野与微观考察,指出孙犁既是典型的社会性作家,又是典型的审美性作家。通过废名、沈从文、汪曾祺、曹文轩、孙犁五位作家的对比,强调孙犁具有高度的审美自律和审美他律,并体现在战争、家国、政治主题的写作之中。孙犁笔下的生活,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战争生活,更多表现了人物的生活现实及理想精神世界。《荷花淀》是审美文脉中唯一书写北方水域风景的作品,它写出了一个水的世界,以水生为代表的游击队员,对国家对人民,深情如水;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对丈夫对家庭,柔情似水。葛旭东认为创作的命脉在于生活和作者思想意态的真实,鼓励同学们深入现实、体悟生活、走进经典。(文学院苏曼曼/文 夏琳淇/图)
    2023-04-17
  • 为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激发科研探索兴趣,进一步提升我院特色活动水平,4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第一期“师大草木讲堂”活动,生物资源博物馆讲解员、自然传奇协会负责人及师大学子共六十余人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在师大校园内开展,途径生物西楼,生物资源博物馆,琢玉楼,中心花园。讲解员运用专业知识从植物引进历史、不同品种差异、生理价值开发和植物保护现状等方向进行讲解,带领同学们沿途欣赏美景:历史悠久且品种丰富的日本晚樱、具有抗污染和绿化功能的白玉兰、形状别致赏心悦目的银杏、可入药养心安神的侧柏……讲解员们将自然知识融入兼具文学性和科学性的语言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自然中的生物知识,探索校园里的草木之美。最后,讲解员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回顾植物特点,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同学们表示,此次活动拉近了学生与校园的关系,丰富了师大学子的生命科学相关知识,将积极探索生命,领自然之美,感万物之灵。一花一叶一世界,一草一木总有名。师大草木讲堂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彰显学院文化特色,扩大学院品牌影响,提升学院文化建设,为营造全校师生热爱自然、
    2023-04-17
  • 为丰富校园生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4月16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学院报告厅举办“三笔字”大赛培训活动,对晋级的学子进行专业培训指导。本次培训活动由董乐老师和2021级马晓宇同学对选手进行指导。 活动伊始,董乐围绕吃透规则、提前练习、作品整洁、写作时间等展开细致介绍:三笔字分为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个组别,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现场书写。毛笔字比赛内容与钢笔字比赛内容需按指定文献发挥创作,粉笔字作品必须按照选手抽取的固定题目创作,内容不得改动。可提前选择毛笔与钢笔文献描摹,做针对性练习。随后,董乐指导参赛选手练习粉笔字,并指出其作品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法。最后,2021级马晓宇同学分享比赛技巧与练习经验。她详细讲解了毛笔字的排版、落款、印章等注意事项,一一解答选手提出的疑惑,现场讨论氛围浓厚热烈,同时她还鼓励选手们充满自信,期待他们在校赛中绽放光彩。本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妙笔承文化,翰墨润人生。此次培训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将来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奠定基础,给予青年学子展示书写技能的平台;另一方面有助于营造习字练字的校园氛围,为学院进一步开展“三笔字”
    2023-04-17
  • 4月16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方敏、党委副书记蔡倩、副院长李红芸一行10余人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交流。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教师参加交流活动。副院长余保刚带领大家参观平原楼,并简要介绍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双方进行会谈交流。院长蒋占峰对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仁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学院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及近年来学院发展概况。双方围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会议还对项目申报、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共建马院事宜进行了讨论。方敏书记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我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表示祝贺,并诚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交流。他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等方面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深化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携手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高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秀杰郭豪栋)
    2023-04-17
  • 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学校产、学、研相结合,4月16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学院报告厅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22级兼职辅导员白莉丝、20级学生代表康艺博出席比赛担任评委,学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本次活动以“双创筑梦,引领未来”为主题,比赛分为“书面作品评审”和“现场PPT展示与答辩”两个环节。比赛期间,各团队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激昂的创造热情,构思出一项项新颖实际的项目方案。其中,有团队将南阳特产艾草的发展融入时代背景,结合乡村振兴,具体分析艾草产业的方方面面,为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提供详实的发展方案;也有团队分析当下市场环境,依托电商平台,充分考虑新时代个性化定制需求,打造高品质,高价值,多元化的DIY品牌设计。在场人员认真聆听项目汇报,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答辩环节各位评审根据参赛作品及阐述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和改进方案。白莉丝围绕“艾草产业链发展”问题,指出明晰的项目目标和强有力的项目核心竞争力是团队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康艺博针对“茶叶”产业发展,就“茶叶质检、生产”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活动最后,评委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依照评分细则对各团队项目计划书进行评选,选拔出优秀团队进入
    2023-04-1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