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4月14日下午,我校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纵向科研项目规范管理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相关负责人,各理工科学院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科研秘书及各项目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郭玉明主持。杨亚东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学校各有关部门、学院和项目负责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主体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扎实细致准备各项资料,确保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先行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做到立行立改,边查边改;要聚焦重点,以点带面,“全面体检”,以查促改、以查促建,不断完善学校科技管理制度,提高纵向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水平;要大力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资金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完成;要加强宣传教育,持之以恒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会上,郭玉明表示,通过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监督检查,有助于我校发现并解决前期项目执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科研项目执行质量和科研管理服务水平。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分管同志分别就项目资金监督检查、财务和审计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和
    2025-04-15
  • 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方案,聚焦社区学生成长需求,压实“下沉式”管理育人,东二“一站式”学生社区于4月13日上午联合计算机协会开展“清灰除尘焕新‘芯’ 答疑解惑传技能”义务维修活动。活动期间,计算机协会的成员们分组走进学生宿舍,携带专业工具,为同学们的电脑进行全面清灰除尘,协会成员耐心细致地拆解电脑、清理风扇、擦拭线路板,操作步骤有条不紊。经过清理,学生们的电脑运行速度明显提升,发热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除了硬件维护,协会成员还积极为同学们讲解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如系统故障、软件安装与卸载、网络连接等,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技术原理,现场演示操作方法,帮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故障排查和解决技能。东二“一站式”学生社区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协会等社团,在社区设立电脑维修站、“学科竞赛”服务点、学生权益维护站等服务型组织,为社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作用,使社区服务逐步走向精品化,为社区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帮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魏继拓 冯靖翔)
    2025-04-14
  • 4月14日早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勤政楼前国旗广场举行“青春铸材担使命,挺膺担当报家国”主题升国旗仪式。党委学工部、学院相关负责人,学院专兼职辅导员、2023级、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7时整,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面向国旗,庄严肃立,行注目礼,高唱国歌。院党总支书记吴耀武以“以材料铸剑,破科技桎梏”为题,向同学们讲授国旗下的思政课。他以当今时代变局激励材料学子勇攀科技高峰,担当科技强国重任。勉励同学们从深耕专业、跨界融合、放眼世界三个方面提升自己,以黄大年、南仁东等科学家为榜样,号召大家抓住当前时代机遇、勇于创新,脚踏实地、胸怀家国,争做“材料报国”的践行者。2023级本科生代表王美琳以《以五星红旗之名,赴强国青春之约》为题进行演讲。号召同学们在五星红旗照耀下,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不负时代,用奋斗书写青春的华章,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本次升国旗仪式暨“国旗下的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和深化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更加激
    2025-04-14
  • 为聚焦润物无声、深化“场景式”文化育人,推动非遗文化传播,营造富有活力的社区文化氛围,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于4月13日联合“李壮剪纸社”,精心策划了“剪纸绘梦东十四 青春舞韵颂传承”剪纸工坊活动,活动吸引了社区50余名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现场,剪纸社成员认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详细解析传统技法精髓,生动阐释了剪纸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跨界融合,为同学们打开了数字化时代剪纸艺术创新表达的新思路。同学们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基础技法,将传统剪纸技法与现代审美、科技元素结合,大胆创作设计。经过细心打磨,一幅幅风格各异、创意新颖的剪纸作品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致力于打造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体验,让非遗文化在社区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魏继拓 张天然)
    2025-04-14
  • 4月13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于物理北楼报告厅举行“澎π”青创营首期学员颁奖仪式暨第二期启动仪式。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导教师代表、全体专职辅导员和学生营员参加。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王岩主持。王岩向第二届“澎π”青创营的参会学员致以诚挚欢迎,对悉心指导的老师表示感谢,并宣读“澎π”青创营项目方案。副院长高福根宣读首届学员获奖名单并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指导教师代表李钧涛总结了往届“澎π青创营”的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针对同学们在科研方向选择上的困惑,结合项目特点与学术前沿,为大家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建议,助力营员明确科研方向。学生代表刘涯结合在青创营的学习与实践经历,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脚踏实地,注重日常积累。院党委书记姜良表示,学院将以“四化”推动青创营提质升级。希望数学院学子立足数学基础学科优势,坚持“知行合一”,既要在自习室中精研概念原理,也要在竞赛场上锤炼实战能力,成为兼具专业深度与综合素养的全能人才。据悉,首期“澎π”青创营开展系列培训课程4期,吸纳专职教师20余名,吸引科研项目24项,引导参与学生119名。一年来,学员斩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20余项。(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5-04-14
  • 为深化化学学科科普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由化学化工学院主办,化学创新社承办的化学科普PPT制作讲解大赛于4月13日在化学北楼N102举办。此次比赛突破传统科普模式,要求参赛者围绕“生活中的化学”选题,自主设计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PPT作品,通过现场讲解展现化学的独特魅力。参赛作品创意纷呈,有的以“厨房里的化学反应”为切入点,揭秘美食背后的分子奥秘;有的通过动画模拟量子化学原理,将抽象概念可视化;有的选手结合实验视频与互动问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化学的神奇。比赛最后,评委代表徐芳教授进行了详细点评,她对选手们总体表现和创新之处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就个别化学现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原理阐释的严谨性和PPT制作呈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据悉,此次比赛是学院第五届“魅力化学”科技文化节的内容之一。通过化学科普PPT的设计与制作,促进大家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学院后续开展好科普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化学化工学院 王一鹤 盛李花)
    2025-04-14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激发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4月13日,由招生就业处主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初赛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03和317教室举行,参赛团队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活动。自本次大赛启动以来,各学院(部)积极开展院级初赛,经各学院遴选推荐,最终共有70个优秀项目晋级校赛初赛。比赛邀请了6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评委,采用“5+3”路演答辩模式,各参赛团队立足学科特色,围绕碳中和、智慧养老、农业现代化、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命题提供创新方案。答辩过程中,各参赛团队从项目背景、项目成果、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评委专家从项目创新性、商业模式、社会效益等维度对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经过激烈角逐,大赛共评选出20个项目晋级校级决赛。本次大赛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为培养更
    2025-04-14
  • 为贯彻落实《实施就业西向计划促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就业观,4月11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卓越学长讲堂暨西向就业分享会。此次卓越学长讲堂邀请了水产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生、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文旅局副局长包久海担任主讲人,他围绕“西部就业政策与个人发展”双主线展开分享,以“海拔4500米的青春答卷”为主题,通过基层工作短视频、项目实景照片等素材,生动讲述参与边境小康村建设、高原特色产业开发等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西藏基层就业的独特优势,为同学们系统解读国家关于西部就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在互动环节,2021级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朱疆表示,以前总觉得去西部就业是‘吃苦’,现在才发现是‘成长’。学院提供的西向就业分享会,让我们有底气把职业规划版图扩展到雪域高原和天山南北。此次分享会以“政策+故事”“图文+互动”的形式,让水产学子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政策支持,也为有志于服务边疆的青年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径,激发了水产学子以昂扬姿态投身西部、奉献青春的热情,有力凝聚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5-04-1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