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近日,上海市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会新文科专委会正式发布“2021图书馆学术能力排名”。我校图书馆学术能力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排名第71位,河南省高校排名第1位,显示了我校图书馆较强的学术竞争力。据悉,图书馆学术能力排名是首个针对图书馆学术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数,评价体系涵盖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和师德师风在内的3大类10个细分数据类型,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图书馆学术水准的量化元指标,并采取期刊+作者综合权重的方式,旨在给出一个具有对标基准、多层次、分权重、符合业界特色的综合评议依据。评价按照专门研究机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党校图书馆四个类别机构进行分类排名。我校图书馆始终秉承服务立馆、学术兴馆的发展理念,坚持用学术研究支撑深度知识服务,以高质量服务引领科学研究。近些年来,图书馆在高级别项目立项、高质量论文发表、高层次奖励获得、图书情报学位点建设、河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立项建设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全力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支撑学校“双一流”创建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图书馆张垒)
    2021-12-14
  • 历史难相忘,追思祭亡灵。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公祭无辜罹难之生命,告慰血泪浸染之土地。上午10时,水产学院2021级全体同学利用课间时间在教室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默哀活动。活动中,学生端起手机电子蜡烛低头默哀,悼念逝者,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同学们在默哀活动结束后纷纷表示,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珍爱和平,强国有我。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默哀活动,旨在增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不忘民族苦难,在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同时, 更要勇于承担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奋发图强学好自身本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水产学院夏 程)
    2021-12-14
  • 12月13日上午,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各年级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在崇德楼406室开展“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主题悼念活动,活动通过观看线上直播的方式,庄严地参与了本次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公祭仪式开始后,观看本次直播的师生代表与现场同步,共同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之后师生代表全程观看了礼兵敬献花圈,84名青少年代表朗诵《南京和平宣言》,各界人士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等环节。观看结束后师生代表心情沉重,久久不能平复。山河肃穆,草木含悲。通过观看本次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与会师生深深地受到了震撼,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历史文化学院 段正阳)
    2021-12-14
  •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师生汲取榜样力量,践悟初心使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12月11日晚,体育学院党委组织120名师生代表收看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 100 周年特别节目)纪录片。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观影结束后,师生们感受良多。学生党支部书记吴笑老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党员的事迹将激励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在自我奉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2021级本科生李浩洋同学说道:“《榜样》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折服。作为一名本科新生,我要以《榜样6》节目中的党员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服务。”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体育学院党委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各个环节,开展“礼献建党百年 重温红色经典”党史题材电影展播活动,引领学院师生从学习党史
    2021-12-13
  • 12月10日下午,法学院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党史版《少年》手势舞教学活动。学院团委副书记及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对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进行了集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思政教育。抵达后,学院师生与四年级3班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营造出良好的活动氛围。志愿者们通过播放党史版《少年》视频带领在场学生欣赏手势舞蹈,结合视频内容逐句讲解自编手势舞的动作要领。针对复杂动作,志愿者们走进学生中间展开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并耐心细致地为班级学生解答关于党史发展的相关问题,传播党史知识。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伴着《少年》欢快的音乐,共同完成了集体表演。此次活动通过手势舞教学,带领同学们学习党的发展历程,感悟党的蓬勃生机,充分发挥了思政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同时为学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平台,对坚定师生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法学院陈宇翔张馨月)
    2021-12-13
  • 12月11日,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办,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承办的“阅享经典,书香师大”系列活动之“博识通达”知识竞赛校级决赛在求是东楼模拟法庭举行。校长办公室、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学院(部)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竞赛分为上下两场进行,每场四组选手参与答题,包含限时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内容涵盖党史、文学知识、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富有浓厚的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比赛过程中,从初赛和复赛中脱颖而出的八支学院代表队团结协作、积极应对,努力为团体荣誉奋战,显示出深厚的知识积淀和较高的文化修养,得到现场的阵阵掌声。经过两场三个环节的角逐,本次比赛共决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最后,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郭文芳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她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未来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希望学生将“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牢记于心,多读经典、开阔视野,用扎实的学识和优良的品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阅享经典,书香师大”系列活动之“博识通达”知识竞赛自11月中旬启动以来,已经吸引全校近2
    2021-12-13
  • 12月12日上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第十三届“丹雨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学院报告厅举行。“丹雨奖学金”出资人谷永春先生的委托人王文喜先生,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参与本次颁奖仪式的还有各年级辅导员及各年级学生代表。院党委书记姜良代表学院向谷永春先生13年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并向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求真学问,练就本领,做有知识才俊的时代青年;二、修身明德,做有品味魅力的时代青年;三、饮水思源,做有感恩之心的时代青年。他鼓励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上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主动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提升完善自己,以更优异的成绩,谱写人生亮丽篇章。院党委副书记吴耀武宣读了第十三届“丹雨奖学金”评选细则及获奖学生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及奖学金。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胡鑫月代表获奖学生发言。“丹雨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由学院1989级毕业生谷永春先生出资创办,旨在资助学习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设立13年来,“丹雨奖学金”已经连续资助优秀贫困学生100余人,其中,已毕业学生活跃在科研、教学、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并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中坚力量。
    2021-12-13
  • 12月11日,我校法学院辩论队首次参加由中国商标协会主办、万慧达知识产权协办、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与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共同承办的“万慧达杯”第二届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商标热点问题辩论赛,荣获全国季军。法学院历来重视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积极营造良好的论辩文化氛围,致力于打造卓越法律人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多次召开会议制定方案、细化分工,组织学院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和专业指导。我校法学院辩论队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21所高校的代表队围绕商标法有关热点问题展开精彩辩论,以全场最高分的成绩晋级全国十六强后,又顺利赢得全国八强、全国四强争夺赛,最终获得全国季军。法辩交锋,百舸争流博古今;律论沉浮,誓为经纬泽天下。本次辩论赛的开展,为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各高校学子交流、互动的平台,展现了我校法学院辩论队队员出色的法庭辩论技巧与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显示出师大学子深厚的知识底蕴与昂扬的精神风貌,对提升同学们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引导其关注商标法有关热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法学院陈宇翔 王灵灵)
    2021-12-1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