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6月12日,正值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党委宣传部、文学院、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的2021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化遗产活动月在文学院报告厅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校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指导教师、文学院教授丁永祥对本次文化遗产活动月开展的系列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高度肯定了师生的积极努力和热情奉献。随后,戏曲、剪纸比赛举行成果展。校跋涉文学社、华夏未央汉服社、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表演了笛子、汉服舞、伞舞等精彩的节目。文化遗产活动月共举办相关活动十一场,包括开幕式大型民间文艺巡演,怀梆、两家闲、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四个戏曲曲艺专场表演,手工艺展,大学生戏曲比赛,大学生手工艺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讲座和知识问答等活动,为在校师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契机。通过参加戏曲、手工艺比赛,在校师生深切体会到了传承的不易和由此带来的快乐。此次活动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师生们的视野,加深师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第一次现场观看《刀劈杨凡》《状元媒》《反西京》《裴栾英推磨》等戏曲表演,深为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感染,今后将会为非物
    2021-06-16
  • 6月10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学北楼N-114会议室举行2021届毕业生朱荣荣校友爱心捐赠仪式。校友朱荣荣及其父母,我校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年级辅导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上,朱荣荣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师大四年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母院无限热爱、深深依恋与热忱祝福,并自愿从自己1项实用新型专利转让费中拿出一万元捐赠给学院用于购买图书资料等。学院副院长、院分工会主席党治国代表学院接受朱荣荣捐赠,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天意为其发放捐赠证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朝阳对朱荣荣表示感谢,对家长长期以来对学校、学院的关心支持表达敬意。他指出,学院团委、学生会和各年级要宣传好、学习好朱荣荣在学习、科研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朋辈引领和榜样带动作用,并期望朱荣荣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个人简介:朱荣荣,中共党员,化学化工学院2021届制药工程专业校友,目前已考研升学至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在校期间,多次荣获河南师范大学级优秀团干、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单项奖等奖项,发表《盐酸多西环
    2021-06-16
  • 近日,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大学生讲党史大赛活动落下帷幕,由软件学院教师张清宇指导、学生翟晨含和程胤政共同创作的音乐作品《百年》,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校唯一入围作品,荣获三等奖。歌曲以建党一百周年为背景,采用新时代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回顾了党带领人民奋勇拼搏,所缔造的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并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贡献的英雄们致敬。同时,歌曲积极倡导河南师大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歌曲师生合力、创新形式,致敬了党的百年光辉历史,表达了对我们党的深情祝福,表达了青年学子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壮志。《百年》的创作,从作词作曲到打小样,再到编曲录棚演唱,学生翟晨含和程胤政厚积薄发,展现了不凡的实力和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软件学院 何蕊 张清宇)
    2021-06-13
  • 6月11日上午,学校“一网通办”工作部署会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各职能部门副职、负责综合事务的工作人员,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网络中心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校长办公室主任王宁主持会议。会上,党委办公室主任秦法跃就做好“一网通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部门、单位职能》《河南师范大学职能部门权责清单》的编制情况,强调了“一网通办”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并对“一网通办”常态化推进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实现“一网通办”既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又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他强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整理《工作流程手册》及《服务清单》,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形成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服务体系。网络中心主任范黎林介绍了学校近期发布的智能机器人问答系统——“校园百事通”平台运行情况及学校数据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希望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学校数据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育
    2021-06-12
  • 6月7日,国际教育学院2021届毕业生认捐“校友林”挂牌暨“感恩石”揭幕仪式在东校区立德园举行。参加仪式的有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和2017级辅导员及毕业生代表,仪式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白丽主持。学院2021届毕业生为学校精心挑选的“感恩石”,正面雕刻“风华正茂星满师大”,寓意学校的事业发展蓬勃向上,培养的优秀学子璨若星河。作为我校首届中法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学生们深知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关心与支持,为感谢母校为他们搭建的高质量教学平台以及尽心尽力的培养,在毕业之际他们决定认捐校友林并捐赠“感恩石”谨以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无限感激、深深依恋与殷殷祝福。孟超代表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对学院2021届毕业生认捐“校友林”和捐赠“感恩石”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同学们要牢记自己“师大人”的身份,常葆纯真之心,常怀感恩之念,常挂授业之人,常存敬重之意,常忆相聚之缘,与三十余万海内外校友共铸师大魂、同圆中国梦。(国际教育学院 武光辉)
    2021-06-11
  • 6月10日上午,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亮一行4人莅临我校教育学部开展调研,并在田家炳教育书院801会议室就“师德建设研究中心”运行情况进行座谈交流。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福运,教育学部部长宋晔以及河南省师德建设研究中心的部分团队成员参与座谈,会议由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勇主持。座谈会伊始,马福运代表学校对蔡亮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及办学情况。宋晔以及河南省师德建设研究中心团队代表针对中心的成立背景、人员构成、职能定位、发展愿景、前期工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说明,并就中心与广西科技大学未来的交流合作发出了诚挚邀请。广西科技大学专家同仁也结合自身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未来发展规划与中心成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蔡亮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显著,河南省师德建设研究中心成果丰富,工作扎实且富有成效,此次调研交流成果丰硕,愿两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层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两校合作与交流领域。(教育学部张晓阳)
    2021-06-11
  • 端午将至,为了增强外籍教师、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感受端午节的习俗与文化,6月8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国际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了以万水千山粽是情”为主题的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我校在校外籍教师、外籍留学生参加了节日活动。活动伊始,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海涛向大家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与端午有关的诗词。留学生们主动上台朗读古诗词,地道的发音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在香包制作环节,参与者依照讲授的制作手法,一针一线制作精美的香包。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运香带领大家包粽子、玩汉字游戏。本次活动帮助外籍教师、留学生在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让其感受到异国他乡的温暖,有助于外籍教师、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王素敬 国际教育学院 赵换方)
    2021-06-11
  • 6月9日上午,《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记者黄超来我校开展乡村教师发展工作专题调研并进行座谈,新乡市教育局、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崔振成介绍了我校2020年度河南省农村公费师范生录取培养情况、2021年全国“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的计划招生情况以及学校在育人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配置与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董文可介绍了近年来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整体趋势和学校优化基层就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副院长刘葳葳分析了目前制约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介绍了我校在推动乡村教师发展方面的举措和设想。教育学部副部长苗学杰解读了限制师范类毕业生赴乡村就业的多重原因,并从学理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科科长李永青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开展“国培计划”培训工作的整体情况。黄超一行还同我校公费师范生代表、“硕师计划”应届毕业生代表围绕个人成长经历、师范生课程设置、未来职业规划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党委宣传部 刘吉磊)
    2021-06-1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