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为弘扬英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厚植基层团干爱国主义情怀,10月8日下午,按照上级要求,校团委组织基层团干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校党委副书记梅宪宾参加此次观影活动。《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充分展现了志愿军英雄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看完电影心情澎湃,爱国情怀激荡,抗美援朝战争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荣耀,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借此机会,梅书记强调:“英勇作战、以弱胜强的传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无数年轻人选择穿上军装奔赴朝鲜战场,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影片中的整个过程记录了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付出生命的先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士气正是我们团干部要学习的精神品质,我们要深切怀念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和顽强奋斗的仁人志士,要把这些英雄的故事讲给我们的青年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
    2021-10-08
  •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复函我校,同意联合成立“河南省太行山文化与旅游研究院”,这是我省首家以太行山文化与旅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研究机构,研究院将依托旅游学院整合校内优势资源进行建设。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太行山周边城市群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河南省太行山文化与旅游研究院主要围绕太行山文化研究阐释、太行山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太行山片区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意义重大。旅游学院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集中优质资源,致力于太行精神保护传承弘扬,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太行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学院张续)
    2021-10-07
  • 近日,旅游学院再次收到感谢信。这封来自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党工委的感谢信,对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开发班的井寒静同学在郑州洪灾及随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请缨、踏实肯干的辛苦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信中写道“我们高度赞扬她在汛情还没有结束,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走向前线的担当和勇气,认为井寒静同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师大学子的担当精神和良好风貌。”河南各地洪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0余名学院学子纷纷投身于校内外抗洪救灾和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演绎了一个个平凡动人的青年战“疫”故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2018级旅游管理中英班刘冰倩同学秉持着“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早8点到晚10点都坚守在核酸检测现场;2019级酒店管理班的崔亚鑫同学,一天需要拨打上百通电话排查群众疫苗接种情况,但她没叫过一声苦、一句累;2020级三班的李诗音同学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主动请缨成为了薛潭村第一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面对灾难,学院学子毫不胆怯,把灾难当做教科书,上了一堂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的防控疫情实践课。他们以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履行新时代青年的
    2021-10-06
  • 为加强广大学生对疆域文化的了解,自觉担负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9月22日至10月5日,旅游学院面向全院新疆学生举办“籽籽同心,浓情美疆”微视频大赛,学院新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院学生通过随拍、观察、记录、比较、感悟等创作手段,展示新疆的人文风俗、特色美食、风景名胜等,讲述美丽祥和的新疆文化和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9月22日至9月29日,经过评选后的各个优秀作品在学院“青松”旅站官方抖音号进行展播,并按照点赞量的多少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2021级新生罕柯孜•麦麦提的作品展示了新疆和田皮山县和阔什塔格乡的双山、香甜的水果、特色的美食等,带领同学们跟随她的视角走进新疆、了解新疆。2020级旅游管理中英班阿曼尼萨•麦麦提的作品以自己出行的视角,展示新疆莎车县气势磅礴的故宫等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又通过巧妙的拍摄方式,展现出当地诱人的特色美食。同学们通过一部部美丽生动的短视频作品,将开放、和谐、美丽的新疆展示出来。多年来,学院牢牢扭住学生工作总目标,尤其高度重视新疆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新疆学生持续予以关怀和帮扶,向学生们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性。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院新疆学生爱家乡、爱祖
    2021-10-06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国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庆祝祖国72华诞,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他们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10月1日晚,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217报告厅组织开展了国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东亮、各年级辅导员、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在《我爱你中国》优雅的乐曲中拉开帷幕。首先,张东亮向在座的师生送去国庆祝福,并勉励同学们:要加强党史学习,缅怀先烈,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使命担当,以青春自我、奋斗之我,书写人生华章,争做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随后,主持人向在座师生送出了国庆大礼包(一面红旗、一个苹果、一盒牛奶、一把糖果),并讲解了其寓意:“一面红旗迎国庆,一颗红心跟党走,万千青年为复兴,身体健康奔征程!”最后,在座师生共同观看了《中国梦·祖国颂——2021国庆特别节目》。此次国庆特别节目以“百花齐放,今天是你的生日”为序曲,以“百年风华,砥砺初心使命”、“百炼成钢,奋斗成就梦想”、“百尺竿头,拥抱崭新征程”三个篇章为主线,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代表饱含深情共抒爱国情怀,各民族表演者欢聚一堂纵情歌舞,激荡爱国热情,
    2021-10-06
  •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收到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街道工作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陈晨同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行动自觉与奉献精神高度赞扬;同时2021级生态学专业高玉桢同学在7.20特大洪灾抗洪志愿服务工作中受到尉氏县红十字会表扬,感谢她在服务中的无私奉献与突出表现。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新生在这个不平凡的假期,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之力。据统计,学院2021级新生共有98人投身于抗洪抗疫志愿服务,平均服务时长15天,有14名同学参与志愿服务30天。他们担青年之责,乘家国之任,闻“疫”而动,踏“汛”而行,与广大志愿者共筑防疫抗洪“青春堤坝”。用汗水诠释了“用最美的青春奉献,用最美的收获滋润青春”的青年志愿精神,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未入校门,先报家国。生科学子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蓬勃的青春力量,渲染绚丽的青年色彩。最美志愿红,点亮未来路,师大学子以社会担当作为入校第一步,走实大学每一步,点亮未来人生路,以青春之我,耀信仰之光。(生命科学学院牛国衡)
    2021-10-06
  • 为更好的教育引导学院2021级新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进一步坚定目标追求,明晰成长成才方向,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化学化工学院紧密围绕学生中心,精心谋划,整合资源,着力从“思想引航、朋辈领航、学业导航、安全护航、平台助航”等五个方面组织开展2021级迎新工作。在新生入学前,学院结合“五航一体”工作内容和新生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线上迎新活动。新生辅导员张振楠组建了新生微信群和家长群,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带领新生同学“云游师大”,帮助新生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学院组织2020级学生分专业、分地区以“老乡”兼“学长、学姐”身份一对一精准对接一名2021级新生,通过QQ、微信等方式从入校入住手续、专业介绍、资助政策、安全防范等方面为新生答疑解惑,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提供精准对接帮扶;组织选拔2019级学生党员和发展对象一对一精准对接2021级1个学生宿舍,从2018级保研学生党员中选聘“学生班主任”一对一对接2021级1个学生班级;学院学生会组织2021级新生开展了“青春心向党 共诉爱国情”为主题书画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开展了线上“资助政策答疑会”;学院社联组织学院社团提前开展了线上招新答疑等活动,
    2021-10-05
  • 10月5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西楼212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暨“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讨论会,全体学院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丁笑生主持。会上,丁笑生传达并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丁笑生指出,此次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两个大局”,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丁笑生强调,学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方位引培用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常校长到生命科学学院指导“双一流”创建工作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实抓细一流学科创建方案制定工作。全体师生要有直道冲刺的精神、弯道超车的能力、换道领跑的本领,着眼学院事业长远发展,凝心聚力,加快建设一流学科。会上,副院长王海磊对《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制定背景、制定依据、建设目标、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解释,与会
    2021-10-0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