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在院团委的组织下共同观看了央视新闻特别直播,重温抗战历史,缅怀先烈。历时四个小时的直播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本次观看现场直播的活动,更加坚定了青年学生开创未来的信念,时刻牢记历史,用无所畏惧、敢于拼搏的“抗战精神”来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自强不息。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心不断前进,风雨无阻迈向未来。(历史文化学院 原 方)
    2020-09-03
  • 榜样引领成长,英雄助力启程。9月1日晚,文学院组织全体师生线上收看2020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学习和感受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普及防疫知识,引领学生树立新学期学习目标。本次“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围绕“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展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讲述了自己成长,学医从医,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讲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疫情抗争的历史以及疫情期间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故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陈军娓娓道来北斗卫星研发经过……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都在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青少年茁壮成长。“在这个漫长的假期,我们积累知识,积淀能力,我们读书学习,进行云支教,我们跟随着战疫英雄共同成长。”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卢婷婷说。新学期的到来,文学院学子也会在民族英雄的鼓励下,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新的开始有新的希望和挑战,学好每一节课,坚持每天阅读,扩展课外能力,多为同学、为社会做好事,这是我的新学期目标。”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班长李红梅说
    2020-09-03
  •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新聘班主任工作有序开展,9月1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学北楼N1114会议室举行新聘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学院有关领导、高年级优秀班主任代表、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班主任、2020级新聘班主任及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高年级优秀班主任代表、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班主任常毅、位青聪首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以“班主任工作的态度和初心”、“如何做好大学四年班主任工作”为主题与2020级新聘班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院党委副书记李朝阳结合学院班主任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他谈到,新聘班主任老师要具有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坚持在学生的思想引领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以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要在加强学风班风建设上下功夫,根据班级特点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验技能锻炼培养,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级氛围;要在深入学生一线上下功夫,要经常性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和课余生活,加强沟通交流,精准把握每位学生情况,
    2020-09-03
  • 8月3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是总书记在去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平原楼201会议室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及学院40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院长蒋占峰传达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讲话精神,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实现“八个统一”,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教师代表米庭乐、叶先进、张锋、张泽民、陶利江、姚广利、刘永强、王安功、朱巧英、陈宏森、赵梦宸、闫立超等交流发言,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
    2020-09-02
  • 为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9月1日晚,生命科学学院组织专兼职辅导员、全体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观收看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2020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了抗疫精神。同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讲述北斗卫星在抗疫中的运用,展现科学的力量,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纷纷将所学、所思、所悟在年级群、班级群中进行线上分享。9月2日上午8:30,学院本科生2017级组织班委骨干和党员通过腾讯会议召开“开学第一课”观后线上分享交流会。同学们纷纷表示“开学第一课”充满了正能量,让人心中更有目标、奋斗更有方向、脚下更有力量。辅导员马翠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悟,并希望同学们更加读懂、读深这本鲜活的“疫情教材”,努力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强国报国的“武器”,担当起时
    2020-09-02
  • 为进一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9月1日,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全院学生在线观看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钟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等通过在线云课堂实时连线完成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钟南山院士通过躬身实践切实的向广大学生阐释医者的使命与担当。中国强,少年当自强。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有一种冲锋叫做誓死不退,有一种凯旋叫悄然撤离,中国军人的铁血担当创造了希望的迷彩奇迹,交出了合格的武汉答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援鄂医疗队医生毛青说“我不认为是逆行,我更觉得是一种冲锋”,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承诺,同时也彰显了军人的担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行稳致远。18级凌长虹讲道,“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成为了我们的开学‘标配’”,疫情无情,人有情,她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致敬抗疫英雄”。18级王美婷讲道“与以往不同,这是一个非常的时期,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正在接受一场严峻的考
    2020-09-02
  • 9月1日晚,美术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媒体平台共同观看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直播。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重大时代背景,以“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展开讲述。并采用“云课堂”的全新方式,通过多地实时连线的方式共同完成录制,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这堂“开学第一课”意义非凡、令人难忘。美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师生观看本次《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并开展观看学习感悟与分享。美术学院大一新生辅导员张鹏飞颇有感触: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疫情期间整个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团结、敏锐和自觉,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对疫情防控的有效控制和有序抗击,时刻保持不放弃、不妥协,战“疫”必胜的决心,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肩负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越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炼,生命力越是顽强,越是倔强。在4.2万多名驰援武汉的医疗人员当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和“00”后”,青年一代用自己的信念给我们带来了无
    2020-09-02
  • 日前,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落下帷幕。全校共有4个项目入围国赛训练营,生命科学学院占3个;全校共获得一等奖10个,生命科学学院占5个;学院获奖总数占全校27.5%,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在全省决赛中,《快繁技术在特色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星火燃梦”公益支教团》两个项目分别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商业组第一名、公益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强势进军国赛;《清糖友食品》《国韵中药——打造中草药艺术精品》《药食同源添加剂——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引领者》等3个项目获高教主赛道一等奖。本届大赛聚焦更国际、更教育、更就业,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赛,一场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奥斯卡”盛会,推动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观和新的质量标准。自校内比赛启动以来,生命科学学院按照学校大赛安排,主动思考,积极谋划,精心组织,通过赛前辅导、选手培训、跨学院组队、跨学科合作等,为参赛项目和团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指导,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挖潜青年教师特别是归国青年教师的指导力量,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增强项目竞争
    2020-09-0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