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5月23日中午,美术学院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开展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暨答疑会。学院2020届毕业班辅导员及全体本科毕业生参加了会议。会前,毕业班辅导员张鹏飞以各班学生干部为抓手,调研统计各班同学对就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考虑,发现毕业生比较集中的焦点问题,及时与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部门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问题的准确答疑。会上,张鹏飞结合当下就业形势,以政策扶持和今后发展等角度,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变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为毕业生提供了不同的建议。此外,他对各班的就业签约情况进行了简短通报并鼓励大家面对就业季要顺势而为、主动挑战,为早日就业积极努力。随后,张鹏飞针对学生提出的报到证、人事档案转接、三方协议及劳动合同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类型进行精准指导,切实做到“服务育人”。前期,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文豪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着力点,结合历年的就业情况,向全体毕业生发送了《给暂未就业同学的一封信》,信中通过分析就业形势、社会责任和义务、未来发展等,鼓励毕业生克服困难积极就业。信中朴实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就业对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学院领导老师对毕业生
    2020-05-25
  • 5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阅享经典”主题读书交流会在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举办。本次交流会讨论的主题书目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教师及2019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线上交流会。学院副院长余保刚为本次交流会的点评嘉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作者是毛泽东,这场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此外,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这篇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交流会上,余保刚对同学们分享的内容作出了极大的肯定,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同学们对经典著作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他从阅读《讲话》的重要性、讲话意义、会议实践效果和学理分析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讲解,余保刚指出,阅读此文本要解读到《讲话》所体现出来的文艺思想和价值转向,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向,从个人活动向公众社会的转向,从纯粹讴歌个人感情向为国家政治服务的转向,即文艺作
    2020-05-24
  • 近日,音乐舞蹈学院积极响应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邀请,在校研究生院、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学院教师马文、别松梅带领指导的67位硕士研究生共同演唱的“抗疫”音乐作品——万人云合唱《我们》已录制完成。该作品MV已于2020年5月23日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官方APP《央视频》展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铭记苦难,思念亲人,我们心手相连,屏息告别过去……美丽的大地,生生不息,我们心手相连,温暖这片土地……”面对疫情影响,学院研究生工作认真落实、积极开展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相关部署,快速组织并带领全院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积极应对疫情挑战,通过网络平台做到“保质保量、停课不停学”的同时,号召师生发挥专业所学,积极参与“抗疫”题材音乐作品的录制。学院师生通过本次全国艺术硕士院校云合唱,向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们的医护工作者致以最高的敬意,用合唱的精神,团结和鼓励全人类为了疫情的终结而努力。让我们共同传递爱的旋律,用我们的歌声温暖世界。(音乐舞蹈学院 赵梓媛陶睿可)
    2020-05-24
  • 为落实我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教育管理要求,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心理情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法学院开展了“漫长寒假心路历程”主题演讲活动,部分学生参与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以疫情期间学生的自我心路历程为主要内容,采取线上活动的方式。活动一经发出,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分享疫情期间自己的所思所想。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有疫情期间发生的动人事迹,有与久违的父母长时间共处的感受,还有对待疫情从焦躁恐慌到信心十足的转变,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思考与成长。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还谈到了疫情期间自己在生活中和心理上的困惑,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并在演讲结束后的交流环节中得到了启发。演讲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心灵沟通的平台,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同学们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同时也对疫情期间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了疏导作用。本次线上主题演讲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推动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调整好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引导同学们乐观地面对疫情状况,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法学院 张志珍冯佳铭)
    2020-05-24
  •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202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5月22日晚,化学化工学院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线上答疑会。学院相关负责人、2020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学生近6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伊始,本科生毕业班辅导员王曼曼首先研判疫情影响,分析就业形势,并依据自身工作经验为基础,分享了自己就业方面的感悟并提供了许多切实的建议。她就如何精准投递简历,及时获取考研复试和就业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变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多多把握面试机会,不断积累求职经验,尽早实现求职目标。随后,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人、研究生毕业班辅导员杨明国根据前期精准摸排,将毕业生分为就业、升学创业、入伍等若干类型,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讲解相关要求。对学生提出的报到证、人事档案转接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根据学生需求向毕业生提供精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提出“要把找工作本身当成工作”,帮助同学们提高求职能力,坚定就业信心。前期,学院建立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答疑群,对同学们进行及时精准的答疑指导。(化学化工学院 王曼曼张露敏)
    2020-05-24
  • 为帮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战疫故事,感悟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奋斗精神,5月22日下午,社会事业学院举办“疫”中故事线上朗读分享活动。学院2018级、2019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活动中,青年学子借助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令自己最受触动的“疫”中故事,并结合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交流感悟,传递战“疫”心声。参与学生立足于不同角度,用细腻的情感、奋进的语调诠释榜样的力量,传达战疫必胜的信心。抗疫院士钟南山、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这些疫情期间涌现的英雄形象在青年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浮现眼前。其中,201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陈淼的分享真挚感人,获得一致好评。她讲道:“他们除夕出征、星夜驰援、风雨兼程……支撑着他们的是大爱担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是众志成城、坚韧奉献的中国力量。”聚力同心担使命,众志成城抗疫情。此次活动营造了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有助于进一步鼓舞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担负时代使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社会事业学院 范笑笑)
    2020-05-23
  • 为进一步学习战“疫”先进事迹,感受青年榜样风采,5月22日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向焦作市武陟县中水寨村优秀群体学习”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姣姣受邀担任主讲人,学院各年级学生代表200余人参与其中。本次活动由学院学生万通主持。万通首先对武陟县中水寨村马明杰等10名大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投身乡村防控与脱贫工作的事迹作简要介绍,并播放相关视频报道。随后,主讲人马姣姣以“绽放青春,不负韶华——战“疫”复工复产助扶贫”为主题,从“带头担当,冲锋在防疫一线”“恢复春耕,让乡村焕发生机”“志智双扶,为学生辅导功课”和“发挥特长,承担传媒人责任”四个方面讲述战“疫”故事。她讲道,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也要努力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疫情防控的实践中,为战“疫”注入无悔的青春力量。活动最后,她呼吁青年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的在广阔的基层上锻炼成长,争做能够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活动期间,在线学生认真聆听,积极交流心得感悟。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学生李娜讲道,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敢于并乐于为国家建设贡献青
    2020-05-23
  •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期而至。为增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线上教育活动,引起学生反思与共鸣。学院号召广大同学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并在学院团委“生科青年”微信平台推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专题;组织学生们结合专业积极进行活动设计,活动自5月21日开展至今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对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生物的热情。本次活动分为“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折纸”两部分,分别采用线上竞赛及线上手工分享的形式进行,化知识为实,令情感立体,表现出学院学生对自然的关心与重视。其中,学院自然传奇协会与校环保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通过线上答题竞赛的形式,向学生普及生物保护知识,使同学们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期间牢记并履行心系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加深了同学们对“大自然赠予美好生活,人类当以保护回馈”观念的领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环保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开展“生物折纸
    2020-05-2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