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4月14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本学期首场阶段性考试—法语在东区综合楼举行。学院法语与经济学专业200余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学业阶段性考试从上学期开始试行,于本学期开始正式推进。该考试具有三大特色:一是突出自我教育。通过考试,选拔出学习成绩最优异的10余名同学成立学生会考试部,学生考务员在班主任与专业老师指导下自主命题、监考与评卷。二是着眼过程管理。每年开展4—6次,通过段考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同时充分发挥学业预警的作用,及时帮助同学们查找问题与不足。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合作办学实际,选择学生期末挂科较多的课程作为考试科目,聚焦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努力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回归认真刻苦读书,国教在探索,我们在路上!”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白丽如是说。(国际教育学院韩舒)
    2019-04-15
  • 4月14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东区综合楼104教室举办“师者尽流芳,风华政茂时”讲课说课大赛决赛。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团学骨干担任评委。学院各年级学生代表观看了比赛。本次比赛分为说课和讲课两个组别,每组各6名选手。每名选手认真准备,发挥出了高质量的水平。说课组中,选手陈舒淇紧紧围绕所选课目《赤壁赋》,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阐释,突出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思路,表现出较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课组中,选手赵盼弟就所选课目《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她从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和市场失灵三个方面切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达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学院副教授赵海山作总结时,对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出色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还对教学原理进行解析,点出现阶段教师是学生引导者的角色定位,从根源上对选手们的讲课说课技巧进行现场指导。讲课说课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板书设计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政
    2019-04-15
  •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我校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于4月12日下午在田家炳312会议室举办了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学院负责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马二杰回顾了以往大赛的基本情况,围绕大赛的意义、主旨及重要性进行了讲解。创业管理服务科王科结合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验,针对项目选题、项目计划书撰写以及参赛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严谨论证、不断完善、付诸实践。环境学院张笑乾对此次大赛各阶段的工作要点和材料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环境学院承办。此次培训会的举办,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赛内涵,为参赛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培育更多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王科环境学院张笑乾)
    2019-04-15
  • 半亩方塘长流水,三尺讲台育人心。为提高学院学生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4月11、12日晚,文学院在东区综合楼110教室举办“卓越杯”讲课说课大赛院级初赛。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全体参赛学生参加此次活动。主持人说明比赛流程及规则后,活动正式开始。参赛学生所选的讲课说课题目涉及中小学课本经典篇目、毛泽东诗词等内容。2016级学生张智妍从“居”字的构字发展史讲起,逐步引出所讲课题《清平乐·村居》。她用吴侬软语增强讲课渲染力,带领在场人员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2016级学生的徐晓娜从七个方面对散文《白杨礼赞》进行展示,通过不同环节与学生互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这篇散文的思想。比赛结束后,学院团委负责人荆恒磊、2018级兼职辅导员赵婉琪对参赛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对参赛学生的讲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强调参赛学生可以从发音、时间把握以及教学形式创新进行完善。本次活动的举办,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学院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动体现,有利于调动师范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热情,有助于推动学校打造先进示范类师范高校目标的实施。(文学院王周奕张心
    2019-04-15
  • 4月13日,图书馆分工会组织全体工会委员和工会组长赴清丰县单拐村冀鲁豫革命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切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廉政教育,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干部队伍。大家首先参观了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述战火纷飞年代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的故事,回顾了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通过观看革命先烈的图片、资料和部分生活、工作的珍贵物品,了解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解放和百姓安居艰苦奋斗的故事,让同志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随后,同志们又参观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等旧址。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后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刻警示自己,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勇拼搏、务实重干,积极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图书馆建设做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师大增光添彩。(图书馆贺科伟)
    2019-04-15
  •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双万计划”的建设要求,4月12日下午,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物理北楼C103会议室召开“双万计划”建设启动会,布置物理学专业申报“双万计划”专业工作。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各专业班主任参加了申报启动会。启动会上,学院副院长马春旺首先详细介绍了“双万计划”的主要任务、建设原则、建设方式,说明了申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比如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毕业生培养质量等,并结合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条件以及学校专业设置情况,重点分析了学院物理学和光电专业的报送条件。经过讨论决定以物理学专业作为国家级双万计划申报专业,并组建双万计划申报工作组。学院党委书记李清富和院长杨宗献分别就物理学专业参加“双万计划”申报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指出参加“双万计划”申报对于学院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物理专业在新形势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学院要及早组建申报团队,深刻理解“双万计划”申报的要求和精神,分工合作,做好申报材料撰写工作。同时,学院要结合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协调做好“双万计划”申报工作。学院副院长焦照勇、光电研究所所长秦朝朝
    2019-04-15
  • 为纪念五四青年运动100周年,加强共青团的思想领导,积极落实我校加强团的基层建设相关要求,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决定成立“历史文化学院五四主题歌会合唱团临时团支部”,并于4月10日在崇德楼105会议室举办了“五四精神点燃青春理想,歌声嘹亮唱响时代华章”主题团日活动。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辅导员袁田以及“五四主题歌会合唱团”青年团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团员们共同观看了纪念革命烈士的视频,其中先烈们为祖国而献身的光辉事迹,引起了全体成员的强烈共鸣。之后,团员们在李菡同学的带领下合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重温入团誓词。活动最后,袁田老师做出总结发言,他指出,纪念缅怀先烈的同时,应该学习先烈们的精神,做到胸怀时代、忠于理想、发扬爱国主义,他提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握好时代发展所创造的机会,努力实现个人的理想信念,并要积极将个人的理想信念投入到中国梦的建设中去。本次团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共青团员牢记党的嘱托和团的宗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历史文化学院李之乐)
    2019-04-12
  • 4月12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与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历史文化学院一行人在院长苏全有、副院长李文平带领下来到园林卫生城市济源,与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同志举行了座谈。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慧华对历史文化学院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客人介绍了济源市的旅游规划、城市建设、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表达了热切共赢合作的意愿。苏全有对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济源市旅游及园林卫生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表示期盼尽快与这样一个务实、肯干的团队实现合作。座谈会结束后举行了双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交流合作,意义重大。既可以为学院科研教学、学生实习提供实践平台,促进学院发展,又能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师资、科研、实训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济源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济源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随后,一行人还在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胡济生带领下参观了济源市城市发展展览馆。(历史文化学院刘晨生)
    2019-04-1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