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马文韬发布时间:2017-06-15浏览次数:2365

4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主办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我校副校长李雪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杂志社60余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灵来主持。

李雪山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强调了省部共建以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呈现的良好态势。“十三五”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李雪山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应把握好交流平台,通过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深入交流与研讨,积极探索应用之道、共商学科发展大计,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星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指出这一基本路线就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张星星希望,在座专家学者要深刻领会并认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为更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前进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  学术研讨会上,国防大学董志明教授,中央文献研究室熊华亮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张喜德教授,安徽社会科学院邸乘光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刘仓、邱霞、宋月红、王巧荣、王爱云、储著武、孙钦梅,河南大学何云峰教授,泰山医学院张峰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张富文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张俊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贺新元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李洪河教授、《党的文献》主编李琦、《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杨文利等19位专家学者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历史经验”这一主题作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与发展、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依据及实践依据、邓小平对党的基本路线形成的重要理论贡献、党的基本路线与马列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的科学理论。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针对专家学者们在主题报告中提出的思想理论展开深入讨论。

张星星在闭幕式上强调,无论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还是加强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研究,都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注重研究重大问题,推动国史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共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黄佳慧 郝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