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发布者:马文韬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次数:234

一、发展历程

 1982年,新乡师范学院(1985 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建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室。19869月,自然辩证法研究室转出,成立河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下设科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三个研究室。19941月,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简称“研究所”)。20059月,研究所入选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812月,研究所入选河南省首届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

研究所平台建设与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密不可分。自1984年开始,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培养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94年,研究所获批科技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独立招生,是河南省第一个科技哲学硕士点。至2020年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310 人(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68人)。这些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高等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单位,有的成为学界翘楚、知名教授,有的成为公司高管,有的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2000年以来,研究所成员共主持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 SSCICSSCI 来源期刊及更高级别期刊论文 20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在多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所已经形成以下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科技发展规律与科技评价研究方向。主要采用科学计量学研究手段和方法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规律、微观结构及运行机制,对科技发展规律与机制做动力学揭示、结构性解析、状态和趋势描述,研究科研绩效评价和科技政策,为科技监测与评价、科技决策与科技管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证依据。

2)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方向。重视我国科技发展的社会动力、社会功能以及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的研究,注重从科学发展的外部机制研究转向科学知识生产的内部机制研究,探讨科技的社会生成机制以及科技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3)科学哲学与科学文化研究方向。既包括科学的元认识论研究,又注重从哲学层面上考察科学、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注重反思科学文化内涵的哲学意蕴,关注政策层面的设计和社会实践的考察。

4)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研究方向。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前沿,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现代技术伦理框架,打通科技伦理与科技立法,在制度层面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等问题,为促进我国技术健康发展与产业化提供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