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天俊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试谈〈资本论〉的寓言性》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讲座由哲学学科张保伟教授主持。
马天俊指出,《资本论》通过“蛹隐喻”揭示商品到货币的异化逻辑:商品如昆虫化蛹般蜕去自然属性,成为抽象价值符号,这一过程映射资本增值的暴力本质。他剖析“道成肉身”悖论——劳动既是物质变换的“卑微活动”,又被赋予“神奇性”的类宗教叙事,凸显马克思对资本矛盾的辩证思考。针对二元世界观冲突,马天俊强调《资本论》中原子论“变形说”(物质形态被动改变)与黑格尔式“化身说”(观念先验创造)的张力,揭示资本既是历史现实产物,又承载乌托邦想象的理论复杂性。
报告尾声,马天俊和与会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张保伟教授总结指出,马天俊的隐喻阐释为激活经典理论提供方法论启示,为我们展现了哲学思维穿透经济表象的学术锐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陈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