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垣萤在《东南亚研究》发表论文

发布者:李广宇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0

东盟地区韧性与东南亚气候治理

李垣萤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摘要:与风险共生共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有关风险应对和安全治理的学术讨论中, “韧性”一词近来被频繁提及。目前学界对治理韧性的研究大多围绕具体的安全议题展开,针对“韧性”概念的学理分析和地区韧性的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认为,韧性不是一种固有属性,而是一个由内部驱动的,兼具经验性与能动性,兼容持续与变革的过程。因此,对于地区韧性过程的理解应围绕本土特性和能动主体两个方面展开。东盟地区韧性源于国家韧性,强调地区自主,并随着安全环境与治理需求的变化逐渐从内向中立向多元复合网络化方向发展。气候治理是理解东盟地区韧性的一把钥匙。在全球气候行动进展乏力的大背景下,气候议题在东盟地区进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升级,共识文化、共同利益和地方能动的综合作用使得地区自主的气候进程不断适应变化并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型,这种以稳求进的务实成果正是具有韧性的表现。在这个韧性过程中,东盟的协调者角色, 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的引领作用,以及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共同构成了自主能动的内驱力。对于东盟地区韧性和东南亚气候治理实践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地区安全与韧性研究的议程,并丰富气候治理议题的经验研究。

关键词:东南亚;东盟;地区韧性;气候治理;地区安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