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7月2日,学院“传儒风扬德善·承圣学育人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辉县“兼山堂”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实地探访明末清初著名儒学家孙奇逢的学术遗迹,感悟夏峰学派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夏峰学会会长孙敬洲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兼山堂”主体建筑。孙敬洲以生动的语言,详细讲述了孙奇逢躬行实践、著书立说、讲学传道的一生,重点阐释了其“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和“以理修身、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团队成员通过观摩东西厢房珍藏的孙奇逢手稿、信札等一手历史资料,深刻感受到“夏峰北学”的学术魅力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者担当。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特别关注了学堂前院的碑刻与诗文遗存,就文物保护现状与文化传承创新等问题与孙敬洲展开深入交流。孙敬洲指出,“‘兼山堂’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地标,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应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随后,团队围绕“夏峰北学的当代价值”举行专题研讨。孙敬洲系统梳理了夏峰学派的学术脉络,并对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实践队员们踊跃发言,从青年视角分享了关于“传统理学与现代价值观融合”“儒学思想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等议题的思考。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解、文献研读、专题研讨等形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自觉肩负起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贡献青春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成功 谢曼丽 李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