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其坚韧不拔意志,7月5日至7日,学院“知行润沃土”乡村振兴促进团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
团队成员通过生动的历史讲述与互动教学,为社区学生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精神教育。5日下午,团队成员李涵讲授《“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这一章节课程。课程开篇以能源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能源的环境局限性与新能源的发展需求,引出核能这一重要能源形式。在讲解核聚变原理时,她采用生活化的类比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知。此次课程巧妙地将人造太阳这一前沿科技概念与我国“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相联系,展现我国在核能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跨越。6日下午,团队成员师谱皓带领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的科学内涵,激发其对科学的好奇心。此外,他通过讲述王淦昌隐姓埋名投身科研和郭永怀用生命守护数据的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课堂互动环节,他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创新融入到小游戏《听“两弹一星”精神》中,让学生在抢答的过程中深化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7日下午,团队成员张亚婷以核聚变、核裂变和核反应堆为主讲内容,采用理论讲解与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设计核聚变和核裂变形成条件的数字卡片游戏等创新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设计,既保证了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此次“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的开展,不仅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能源科技知识体系,培养其科学思辨和问题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不畏困难、永不言弃的品质,深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创新活力,引导其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路径,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鸿飞 李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