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联合主办,以“全球变局与世界秩序暨国际问题新书研讨会”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中联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众多全国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安全研究》《国际论坛》《太平洋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刊物及时事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我校百余位师生参会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主持,我校党委书记冯淑霞致辞。冯书记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之际举办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期待与会专家凝聚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前瞻性方案和可行性建议,同时期望师生拓宽视野,助推我校成为国际政治与区域国别研究的中原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秩序,中国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通过聚焦破解治理赤字、守护和平底线、激活发展动能、推动文明鼎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他特别指出,应在推进全球发展进程中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世界现代化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以“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历史使命”为题作视频报告,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多极化的推动者、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和多边主义的实践者,同时强调未来中国应继续承担大国责任,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在题为“新世界政治时代呼唤新学科:为什么是世界政治学”的视频报告中指出,中国复兴带来的世界政治格局变革,已超出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解释范畴,亟需构建以中国立场为基础的世界政治学。
在专题报告环节,八位知名学者分两个时段作专题发言。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孙君健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史志钦分别从中国对外关系、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世界秩序演变与重建以及中国式倡议体系等角度,深入阐释了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转型的思考与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邢广程、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席来旺分别从大国战略博弈、区域秩序演变、实践路径探索和现实议题回应等维度,系统探讨了国际问题研究中国特色“三大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
在圆桌研讨环节,首场研讨聚焦“构建中国特色‘三大体系’实践案例分析”,重点研讨了席来旺教授的《大战略:把脉破局》《新棋局:变局·定位》两部新著。第二场研讨围绕探究全球变局与世界秩序的现实意义:关注重大学术议题与着眼资政对策展开。第三场研讨“与名刊编辑深度对话”。多位资深编辑与记者就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强化学术期刊责任与出版支撑等分享见解。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作会议总结。黄平代表研究会感谢河南师范大学的周密组织、与会学者的深刻见解及会务团队的辛勤工作,期待学界继续秉持务实与创新精神,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促进人类和平发展贡献智慧。最后,席来旺教授宣布本届论坛圆满闭幕。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