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研究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本大纲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编写依据:在“中国文学史”基础课学习比较巩固的前提下,针对唐宋词做进一步的讲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相关研究引导。
  适用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
  二、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的专业选修课。是对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课程的在专门史方面的补充与扩展。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唐宋词研究与欣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课程的目的与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唐宋词的简明文本。课程以作品赏析为主,以作品带史,兼顾词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动态,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词的经典作家作品,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该课程的任务:熟悉唐宋词经典作家作品和相关文学史,寓人文素质教育于文学教育之中,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科书与参考书目:
  教科书:
  《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作者:杨海明
  参考书目:
  《唐宋词流派史》刘扬忠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北宋词史》诸葛忆兵、陶尔夫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南宋词史》陶尔夫、刘敬圻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五、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总学时36学时,面授学时30学时,自学学时6学时
   第一章 词的起源及唐代民间词(2学时)
  一、目的要求:了解词的起源及词与音乐的关系,以及早期的形态。
  二、教学内容:
  诗乐同源;
  诗与音乐的三次“合作”,及词的产生
  唐五代民间词
  敦煌词及其特点
  三、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是明确词与燕乐的关系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早期民间词的体制特点。
  五、教学要求:(掌握词的产生原因,以及在早期的存在及发展形态,自主学习诗乐在唐前的相互关系)
  六、思考题
   1、词为什么会在隋唐之际产生?
  2、早期民间词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唐五代文人词(3学时)
  一、目的要求:学习中唐及晚唐的文人词作,并了解相关背景
  二、教学内容:
  中唐文人词
  词在晚唐的发展高潮
  花间集及西蜀词人
  南唐词人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了解南唐词人的词作及相关背景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掌握词为什么会在晚唐形成“艳科”的局面。
  五、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晚唐的时代风尚,词在晚唐特定的环境中所形成的风格,自主学习中唐文人词与民间词的发展关系)
  六、思考题
  1、词在晚唐为什么会形成“艳科”的风格?
  2、李煜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章 北宋初期小令词(4学时)
  一、目的要求:掌握北宋初期的社会背景及词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晏殊词;
  欧阳修词;
  张先词;
  范仲淹词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了解北宋小令词与晚唐五代词的延续关系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北宋小令词在哪些方面对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晏殊及欧阳修词作的风格及在词史上的地位,自主学习相关的词作品)
  六、思考题
  1、晏殊的词作有体特点?
  2、欧阳修的词作有几种风格?为什么?
  第四章  柳永词(2学时)
  一、目的要求:掌握柳永在词史发展上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柳永的生平
  柳永的词作内容分类
  柳永对词史发展的贡献及影响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了解柳永对长调慢词的发展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柳永对后世词人的影响
  五、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柳永在词史上的发展贡献及在词作内容上的特点,自主学习相关词作内容)
  六、思考题
  1、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2、什么是长调慢词?
  第五章 苏轼词(5学时)
  一、目的要求:熟悉苏词的生平,掌握词作内容和地位贡献
  二、教学内容
  苏轼生平
  苏轼词的内容及开拓
  苏轼词的风格及创新
  苏轼词的地位及贡献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掌握苏轼在词史发展上的贡献和地位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明确苏轼的词主导风格是旷达并非豪放
  五、教学要求:(掌握苏轼的生平与北宋的党争关系,了解苏轼的思想性格及对词作风格的影响,自主学习其相关词作内容)
  六、思考题
  1、苏轼词的内容方面有何开拓?
  2、苏轼词的风格有哪些?
  第六章 北宋后期词(3学时)
  一、目的要求:掌握北宋后期词的发展及重要词人词作
  二、教学内容
  晏几道词;
  贺铸词;
  秦观词;
  周邦彦词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了解北宋后期词的发展特点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掌握周邦彦在词史发展上的贡献。
  五、教学要求:(掌握北宋后期重要词人及词作,并理解北宋后期词在风格体制方面的发展,自主学习重要词人的相关词作。)
  六、思考题
  1、晏几道之词比花间词有哪些发展?
  2、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如何?
  第七章 李清照词(2学时)
  一、目的要求:掌握李清照的生平及词作分期,并熟悉两宋之交的社会背景及对李清照的词风影响。
  二、教学内容:
  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分期
  李清照的前期词
  李清照的后期词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李清词的词作内容及代表作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了解靖康之变给李清照生活及词风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要求:(明确李清照词的创作分期,掌握李清照词的风格特色,熟悉两宋之际的社会背景,自主学习李清照词的代表作品。)
  六、思考题
  1、李清照词的内容分类及代表作?
  2、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第八章 辛弃疾词(6学时)
  一、目的要求:掌握辛弃疾的生平及词的内容,了解南宋的时局形势。
  二、教学内容:
  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的词作内容及开拓
  辛弃疾的词风及特点
  辛弃疾词的影响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掌握辛弃疾在词风方面的开拓及贡献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掌握辛弃疾的苦闷心态及在词中的体现
  五、教学要求:(要求掌握辛弃疾在词的发展上的贡献,包括词作内容及词作风格两方面,自主学习相关词作)
  六、思考题
  1、辛弃疾有词作内容分几方面?
  2、辛弃疾对词风格开拓有何贡献?
  第九章 南宋后期词(3学时)
  一、目的要求:了解南宋后期的社会背景及对词风的影响,掌握南宋后期词的发展动向。
  二、教学内容
  姜夔词
  吴文英词
  辛派词人
  三、本章重点:重点是掌握南宋后期词的发展及重要词人词作
  四、本章难点:难点是明确词在南宋后期的衰落及原因
  五、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了解词在南宋后期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相关背景了解词的整个发展过程及时期划分。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词作及回顾总结)
  六、思考题
  1、词为什么在南宋后期开始走向衰落?
  2、南北宋词作在总体上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