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

发布者:屈会超发布时间:2024-04-29浏览次数:127


4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历史与形象:21世纪文学备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教师杨丹丹主持,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学习。      

刘大先以文学的四要素为切入点,引出第五要素——传媒,并详细介绍了文学传播发展的各个阶段,即音声文学、文字文学、报刊等大众传媒文学。他从文学角度出发,表示历史感建立在现实感的基础之上,历史包括三个不同的维度,即本真的过去、历史的记述和个体的认知,而大众视域下的历史包括历史书写、历史记述与历史记忆三个环节。刘大先以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与知识分子形象为例,深入阐述了历史与形象的关系,强调历史总是通过形象成为记忆,大众对于过去的认识多数来自于故事与形象,并呼吁学生广开思路,从不同的维度看待历史与形象的关系。在讲座互动环节中,刘大先就“如何看待新历史小说中刘震云的故乡系列作品”等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杨丹丹在总结中对刘大先的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讲座带来了关于历史与形象关系的精彩解读,展示出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展现了历史与形象等理论创新成果,为学院师生接下来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专家简介

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兼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舍学会副会长等。著有《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胡绳青年学术奖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培远计划等。

(文学院 张冰燕 刘佳怡/文 黄品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