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陶寰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

发布者:屈会超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10


315日上午,复旦大学陶寰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文学院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略说方言词汇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古代汉语研究室主任孙志波教授主持,百余

学院师生共同参与。

陶寰讲解了语素同一性、考本字的一般程序、词汇史研究的次要原则及多维度研究等核心内容。他指出,语音是汉语方言史研究的重点,词汇史与语法史研究处于发展阶段。陶寰引用白保罗提出的重要原则,进一步阐述了在跨方言和跨历史研究中,如何利用语音演变规律寻找语素同一性的源头。他着重讲解词性形溯源和词形替换问题,以“长”“沓”等常用字为例,表明考本字的一般程序,并从历史、地域等多个层面提出汉语方言词汇史的多维度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在讲座的互动环节,陶寰就师生们提出的“‘长’的本字”“河南方言中‘神’的本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孙志波对陶寰的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陶寰对汉语方言词汇史研究的多维度探讨与分析,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全面加深学院师生对汉语方言词汇史的演变与发展的认识,推动学院汉语方言词汇史研究深入发展。

(文学院 樊羽晴/文 田果冉/图)

专家简介:

陶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感兴趣的领域有:方言语音类型、方言共时变异和微观音变、方言接触和方言史,兼及方言语法、语音实验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吴语语料库建设和吴语比较研究”首席专家,出版《上海方言词典》《蛮话词典》《松江方言研究》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