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应邀做客“银龄讲堂”

发布者:吴岸杨发布时间:2025-04-04浏览次数:66


42日晚,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应邀做客“银龄讲堂”第五期,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作题为“杨家将历史档案之一——杨业和金沙滩之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张富春主持,学院学生积极参与。

康保成从史学考据切入,运用经典文献互证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北宋名将杨业身份流变过程,勾勒其从“麟州杨重贵”到“北汉刘继业”,最终归宋复姓“杨业”嬗变轨迹。结合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的示意图,他深入剖析陈家谷杨业殉国的历史细节,并根据相关文献讲解了陈家谷之役。康保成通过对比正史记载与民间文学中的杨家将形象,指出历史上杨业父子战死陈家谷的事件,在民间传说中被艺术重构为更加戏剧性的“金沙滩之战”,并衍生出“杨门女将”等虚构人物。他强调,这些文学创作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的本质真实,但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使用。在讲座互动环节中,康保成就学生提出的“文学作品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当时生活的资料”“新编历史戏剧和传统戏剧目前还有什么区分”等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张富春对康保成的分析表示感谢。他表示,康保成的分享为古典文学文本解读提供多维的解析视角,以严谨的史学方法拓宽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深化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关系的理解,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开辟新思路。

专家简介:

康保成,中山大学教授、博导,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外籍教师,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多所机构客座研究员。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并在多个学术期刊或研究机构任编委或顾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本。参与《全元戏曲》、《全明戏曲》整理。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等奖项和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学院 朱冰洁/文 袁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