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帆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当代小说的功能和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马治军教授主持,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
南帆从小说的概念、小说的虚构、经典小说与娱乐小说、情节与人物、当代小说的经验与超验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代小说的多元功能与意义。他指出,小说并无固定形态,并以中西经典小说的差异为例,进一步解释小说定义的开放性动态性。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南帆以武侠小说为个案,深刻揭示了文学虚构与人类欲望的紧密关联。他通过“经典小说与娱乐小说”的对比分析,表示娱乐小说与真实人生经验联系薄弱,并立足当代日常生活,强调小说应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承担更丰富的文化使命。南帆结合经典小说分析,系统论证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针对“当代小说的经验与超验”方面,他认为小说既要扎根现实经验,又要突破表象世界,蕴含超验的哲思境界。
马治军对南帆的分享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讲座直击学术前沿,不仅解答了文学研究中基础、重大的学术问题,更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与知名学者交流对话的宝贵平台,激发了师生对当代小说研究的浓厚兴趣,助力学院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建设。
专家简介:
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出版《理解与感悟》《阐释的空间》《文学的冲突》《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问题的挑战》《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新读本》《理论的紧张》等学术专著、论文集多种,有多部散文随笔集出版。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经获得各类文学奖项40多种,如作品《辛亥年的枪声》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杂文奖。
(文学院 李悦彤/文 徐一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