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郑州大学李勇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师生作题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图——谈乔叶茅奖作品《宝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赵黎波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习。
李勇以《宝水》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价值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该作品三个突出的艺术特征:一是“淡化情节,突出细”的叙事策略,二是“描摹众生,写活新人”的人物塑造,三是“挖掘豫北方言之美”的语言艺术创新。针对“《宝水》能否成为经典”这一问题,他表示,一方面需将其置于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史中进行历史性考察,另一方面要结合乔叶个人创作历程进行共时性分析。李勇强调,乔叶的创作既延续了鲁迅、沈从文、赵树理为代表的乡土叙事传统,又通过《拆楼记》《认罪书》到《宝水》的创作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特别解析了《宝水》中“两个村子”——宝水村与福田庄的象征意义,深入剖析了作家对乡土中国的情感寄托与文化思考。李勇特别介绍了“行走河南:寻找文学中的故乡”实践活动,指出通过实地考察焦作一斗水村等文学地标,可以深化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
赵黎波对李勇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李勇的讲座兼具文本细读的深度与文学史视野的广度,为探讨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为学院师生理解新时代乡土文学提供了重要启示,引导其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实践。
专家简介:
李勇,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文艺评论中心(郑州大学)主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等。
(文学院 杨子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