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春勇应邀做客“卫风讲堂”

发布者:屈会超发布时间:2025-09-23浏览次数:10


92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春勇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全球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陈云昊主持,学院百余名学生参与。

刘春勇以《子夜》修改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全球史关联为切入点,指出茅盾创作《子夜》时,不仅充分考量当时的全球语境,更受全球经济形势的直接影响,从而对作品名称、涉及行业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修改而《子夜》文本形态的演变印证了其与全球历史脉络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的出版,标志全球史作为独立史学范式诞生而全球史的兴起,既得益于后结构主义思潮的推动、美国史学内部的突破,也受到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满蒙研究及“唐宋变革”说的遗绪影响,同时经济史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刘春勇表示,在当代学术语境下,全球史呈现出全新面貌,具体表现为: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强调历史整体性与连续性、突出历史互振性、重视边缘性研究、以“全球史”视角取代“现代性”叙事,以及抗拒人类中心论等特征,为学界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脉络提供多元视角。在讲座交流环节,刘春勇就学生提出的“从人类现有文明向后人类中心文明演进是否突破想象边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

陈云昊对刘春勇的分享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讲座为师生认识全球史提供宏观视角,有助于突破既有研究视野的局限,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新的阐释维度,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现象背后的全球历史脉络,深化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推动学院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

专家简介:

刘春勇,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20057月起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现为人文学院)至今,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学术领域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思想史、鲁迅研究及东亚思想研究等。出版学术专著有《多疑鲁迅》《文章在兹:非文学的文学家鲁迅及其转变》《“非文学”论:“文”之行动者鲁迅及其写作》等多部。

(文学院 李悦彤/文 汪莹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