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上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里福德·柯布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于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中国传统的无为智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主持,学院百余名学生积极参加学习。
克里福德·柯布以西方控制型思维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与社会矛盾为背景,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对当代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他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问题,深入剖析了教育领域面临的困境与美国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性弊病,进而提出“无为”作为一种解决路径,并强调其实施需以智慧、想象力以及公众的信任与合作为基础。在“无为”的具体运用层面,克里福德·柯布指出,诸如无家可归和食物短缺等社会问题,未必依赖政府介入,亦可通过恰当诊断找到简洁而间接的解决方案。他从“生态文明的无为原则”“智慧优于知识”“涌现原则”等十二个维度展开论述,层层阐明“无为”与生态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克里福德·柯布强调了“无为”智慧所具有的全球价值,认为其有潜力成为推动全球和谐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资源。河南大学教授鲁枢元点评指出,“无为”思想对解决西式现代化弊端具有重要作用,并呼吁文学研究者应积极成为“无为智慧”的传播者,助推全球生态和谐发展。
王治河对克里福德·柯布的分享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本次讲座立足于西方控制型思维所造成的生态与社会矛盾,深刻阐释了中国传统“无为”思想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为学院师生提供了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理解,也为学院的生态文化研究与跨文明对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方法论启示。
专家简介:
克里福德·柯布(Clifford Cobb),美国著名生态文明研究专家,生态经济学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社会公共政策专家,《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前主编,现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开放的学校,更新的社群》《绿色GDP》(与小约翰·柯布合著)《系统教育改革:一个社群主义的方案》《通向正义之路:亨利·乔治的哲学与经济学》等。柯布先生是西方世界绿色GDP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2004年与《寂静的春天》作者一起入选“20世纪最有洞见的思想家”。
(文学院 闫欣怡/文 赵一萌/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