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上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后现代的生态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李占伟主持,学院近40余名教师、学生参加。
王治河从何为生态文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黄昏、生态文明呼唤后现代生态人、后现代生态人的若干标杆、为什么要做生态人五个方面入手,深入阐释了后现代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一种肯定生命、敬爱自然、善待他者的厚道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迭代与超越。结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差异,他表示,工业文明下的专才教育造就了生命力萎缩的“理性人”,而通才教育虽在形式上有所区别,本质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心停留在智力开发层面。王治河强调,“后现代”是对现代的超越,所谓“后现代生态人”,是具备强韧生命意志、饱满生命状态、高度生态意识与深邃生态智慧的新型主体。他们具备六大特征:深谙万物互联互依互通的宇宙实相、具有明确的价值认知、能够共情他者、善于转化困境、富有创造力,以及使用“有机语言”。他列举了生态圣贤小约翰·柯布、温德尔·柏励,以及国内实践者李福贵、安金磊、石嫣等人的生态理念与实践,认为其为后现代生态人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标杆。王治河指出,现代工业文明已渐趋式微,后现代生态文明正蓬勃兴起,在此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后现代生态人,实为顺应时代大势之举。在讲座互动环节,王治河就师生提出的“传统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李占伟对王治河的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讲座学术视野宏阔,兼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与立足实践的学术洞察力,其分享不仅启发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关注自然、践行生态和谐理念,也为文学院在后现代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与理论支撑。
专家简介:
王治河,山东人,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重进燕园,拜著名哲学家朱德生先生为师,研习西方哲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1998年赴美留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师承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教授和柯布博士。现任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及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求是学刊》海外编委,《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文学院 李悦彤/文 张镨化/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