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中南大学肖乐辉教授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作题为“光学显微成像化学测量”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仉华主持。肖乐辉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单分子精准识别和单颗粒动态示踪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疾病关联标志物丰度的波动能反映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建立具有单分子灵敏度的化学测量方法,对复杂生物样本中低丰度标志物进行实时、原位、高选择性精准测量(尤其是在微纳尺度以及单分子层面),可对疾病预防和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是化学测量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探索药物分子或药物载体颗粒与细胞膜受体间的动态识别机制以及被细胞摄取等动态过程,不仅为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及丰度波动机制提供重要科学信息,也为靶向药物载体的设计提供重要研究基础。然而,受制于生物体系的复杂性,在单分子、单颗粒尺度,对分子间可逆动态识别、迁移机制、侵入细胞后细胞器动态变化等时空分辨信息的精准测量仍具有极大挑战。报告会结束后,肖乐辉就光学显微成像化学测量等相关问题和与会师生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化学化工学院杨世庶王曼曼)
    2023-05-19
  • 5月18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唐伟教授做客百年校庆之“材料牛∙New Materials”名家讲坛,作题为“基于原位电化学表征技术的高能电池构建”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高书燕主持。唐伟从现阶段因缺乏有效的原位表征技术,致使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难以实现性能提升、结构稳定、离子扩散以及电子传导强化的有机耦合,同时大容量反应体系得不到有效利用出发,介绍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多种原位电化学研究平台,如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以及原位光学显微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等,实现对大容量电极材料电化学过程中的结构相变以及转化机制的多尺度、多维度理论研究,并揭示大容量电极材料如锂硫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容量的衰减机制。报告结束后,唐伟与参会师生就原位表征技术的搭建以及原位表征在电化学机制方面的运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唐伟结合自身经历,勉励参会师生时刻坚持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野)
    2023-05-19
  • 5月18日下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厦门大学徐鹏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校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计1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议由水产学院副教授田雪主持。报告会上,徐鹏以“荷包红鲤体色与体型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为题,详细介绍了高质量组装的荷包红鲤基因组,通过与黄河鲤基因组的比较,鉴定了两者基因组中的结构变异,以及两者分化中基因的受选择压力。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荷包红鲤体色与体型性状遗传机制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鉴定并解析了与体色和体型显著相关的基因功能和机制。报告结束后,徐鹏与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专家简介:徐鹏,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4)获得者。主要从事鱼类遗传学和遗传育种研究,研究工作聚焦在鱼类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和适应性进化、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和复杂性状基因组育种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等表彰。担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
    2023-05-19
  • 5月19日上午,河南大学张清民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文学院崇文楼420会议室作题为“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的学术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治军出席讲座,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和部分师生共同参加。讲座由学院丁永祥教授主持。围绕主题,张清民就中国古典描述型、中国现代论域型和西方逻辑分析型三种文论形态展开详细论述。他表示,中国古典诗学属于描述性,没有具体定义,而西方拥有努斯与逻格斯两大传统,却存在着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特点。张清民通过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论域的内涵和外延,并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论域型理论范本。他重点阐述中国现代论域由三部分组成,即中国模式的话语形态、中国气派的美学叙事、中国道路的价值旨趣,从多角度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入说明。在讲座互动环节,张清民对师生提出的有关论文规范术语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耐心回答,并作进一步拓展延伸。丁永祥对张清民的分享表示感谢。他在总结中表示,张清民教授对中国文艺话语体系进行了深刻分析,思想独到,目光敏锐,对文艺学的思考提供了方向,必将大力推动当代文论研究的发展。专家简介:张清民,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主攻中外文
    2023-05-19
  • 5月17日下午,应历史文化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朝光在文昌楼327教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民国史研究的史料、论题与方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作为百年校庆之“史学名家”讲坛的一部分,是学院中国近代史研习班“中国近代史前沿”系列讲座的第六讲。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300余人参加。讲座由学院院长苏全有主持。汪朝光从史料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民国时期历史的研究,他强调应特别注意和恰当使用这一时期的档案、报刊、图片、实物以及私人史料。关于研究论题的选择,汪朝光从选题对象、视角和方法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明确提出反对单纯地翻案的文章或随意赶时髦的研究。汪朝光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对民国史的研究有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直观感受。汪朝光学识渊博、语言幽默风趣,讲授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和历史学家的高尚风范。通过聆听讲座,同学们对今后的学习目标与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会
    2023-05-18
  • 5月17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陆洲教授(博士生导师)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题为“界面非线性与超快光谱在‘双碳’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陆洲介绍了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背景下,新型光电转换材料的研发以及旨在减少碳排放污染的高效催化反应设计等诸多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从分子、原子,乃至量子态层次理解半导体光电转换材料与复合型非均相催化剂的工作原理,为优化材料结构、提高光电转换与催化效率、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等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报告介绍了具有界面选择性的非线性光谱以及兼具超快时间分辨以及高空间分辨的瞬态吸收显微成像以及时间分辨荧光扫描成像显微镜等新手段,以及在界面非线性光谱以及超快光谱技术方面的新进展。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细致认真,有助于师生了解界面非均相光催化反应分子机制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超快载流子动力学方面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关物理热点问题。报告结束后,陆洲和与会师生进行互动,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陆洲,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2014年),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3-05-18
  • 5月17日上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曲阜师范大学易现峰教授莅临我校讲学,在生物报告厅作题为“单宁调控鼠类空间认知和贮食行为的微生物-肠-脑轴机制”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于飞主持。易现峰讲解了单宁对花鼠空间记忆能力及贮食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单宁调控鼠类空间认知和贮食行为的机制。易现峰课题组在动植物互作领域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森林间幼苗的更新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在微生物层次了解动植物互作过程开辟了新途径。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易现峰为大家一一作答。专家简介:易现峰,曲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际动物学会鼠类生物学与管理专家组组长,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委员,《兽类学报》编委。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生态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Wilkes University和Tufts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动植物关系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973”项目专题1项,国家自
    2023-05-18
  • 5月17日下午,宁波大学吴乃成教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流域环境情势改变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评估”的学术报告。我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8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高云霓副教授主持。报告会上,吴乃成从环境因子变异特征定量、流域水文情势与理化因子对生物膜生物量及功能的影响、流域环境情势因子对藻类β多样性的影响、综合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构建等方面,结合其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流域环境情势改变下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吴乃成的报告内容丰富,报告现场气氛热烈,有助于加深我校师生对流域环境变化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促进相关领域师生把握流域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革新生态学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专家简介:吴乃成,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玛丽居里学者,洪堡资深学者,宁波大学“浙东学者”。于2012年获得德国基尔大学博士学位。针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迫切需求,从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水生生物学、流域生态评估与管理、水环境生态安全及修复有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基金(重点、面上)、欧盟玛丽居里、欧
    2023-05-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