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第五届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教育法治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由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河南师范大学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新乡市牧野区人民检察院与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牧野大地,以“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核心,共探教育法治发展新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新乡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显著的科教优势,以及师大百年办学积淀与“双一流”创建进展。他强调,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主阵地,应聚焦教育法治前沿问题,培养更多具有法治信仰、教育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教育法治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师范智慧。
法学院党委书记于庆生详细介绍了学院三十载发展历程与“厚德、博学、明法、笃行”的办院理念,表示本次论坛主题契合国家教育法治战略需求,为破解实践困境、优化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首都师范大学总法律顾问李昕教授以“源于困境、新于时代、成于使命”为题,阐述了师范类院校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时代担当,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院长叶宏代表下届承办方发出诚挚邀约。
主旨报告环节,南通大学副校长陆俊杰、辽宁大学教授任际等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法典法理问题、老年教育与老年法学科创新等议题分享真知灼见,为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筑牢理论根基。在青年论坛与编辑论坛上,青年学者聚焦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申报经验等实务话题开展交流研讨。
当日下午,五大分论坛同步进行,论坛分别围绕教育法典与教育立法、教育法实施、教育法学基本问题与人才培养、法治宣传教育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闭幕式上,论坛举办了第一届“教育法治青年英才奖”颁奖仪式与第六届论坛主办方接旗仪式。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教育法总协调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任海涛呼吁学界“持续深化教育法学研究,聚焦教育法典编纂、教育公平保障、数字教育法治等重点领域,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此次论坛搭建了全国师范院校教育法学学科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平台,更凝聚了推动教育法学理论创新与实践落地的磅礴力量,为教育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法学院 宁晨阳 梁 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