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题为“当前意识形态研究热点问题”的学术讲座,这也是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牧野论坛第86期。讲座在平原楼108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和全体硕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此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保刚教授主持。王永贵以“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题,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体系审视、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提升”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讲解。他认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深刻理解并把握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凝心聚力铸魂。会后,余保刚对此次讲座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王永贵教授的讲座紧扣意识形态研究的“潮头”,对相关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梳理,为学院全体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新思路。9月21日晚,王永贵还在平原楼201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研究前沿问题、课题申报等进行了分享
    2023-09-23
  • 9月22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石油大学蔡建超教授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多孔介质微观精细表征与多相渗流模拟”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复杂且跨越多个尺度,精确描述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对评价其传输等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蔡建超教授利用分形理论,对比分析低渗砂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的孔隙特征,以及煤岩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的多尺度演变特性,研究页岩酸化作用过程中孔隙结构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的变化机理,分析渗透率与进相等参数的相关关系;蔡建超教授还系统研究了黏土矿物和溶液盐度对致密砂岩渗吸的影响,重构了二维裂缝-基质双重多孔介质和三维数字岩心,对二维和三维多孔介质的渗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报告结束后,蔡建超教授与我院师生就如何提升论文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蔡建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岩石微观表征与输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课题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专著6部,论文总SCI引用4900余次,H指数为40,获批软件著作权2
    2023-09-23
  • 9月22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评专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程民生教授在文昌楼113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清明上河图〉及其文化奇观》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鹤亭教授主持。讲座伊始,程民生对《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和创作背景等信息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此图是北宋时代的“百科全书”,一图抵千言。他梳理了《清明上河图》的流传与展览过程,借此说明此图的珍贵性。他还对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驼队与胡商”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分析与甄别。程民生总结了《清明上河图》自面世以来在绘画、雕塑、文化产业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讲座尾声,程民生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王鹤亭总结指出,程民生教授从历史角度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不仅加深了与会师生对此图的认识,还为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做了典型示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刘夏金)
    2023-09-23
  • 9月22日,为庆祝我校百年华诞,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广东校友会庆祝母校百年华诞暨生物医药学科发展论坛”,邀请校友杨得坡(1979级)、秦启伟(1982级)、田兴山(1982级)、孟民杰(1982级)、王一飞(1983级)、崔宗斌(1984级)、李文均(1992级)、张扬(1999级)、官道刚(2001级)担任主讲嘉宾。论坛由学院院长余国营致欢迎辞,全校师生200余人参会。会议由学院周延清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官道刚教授共同主持。中山大学杨得坡教授作题为“广东南药资源及其产业开发利用现状”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南药资源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华南农业大学秦启伟教授作题为“石斑鱼重要病毒感染机理免疫防控技术”,对石斑鱼常见病毒感染及防疫手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防治体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田兴山研究员作题为“杂草的‘智慧’”的学术报告,以牛筋草为例,介绍杂草的环境适应性变化,并据此特性研发更环保有效的除草剂。广东药科大学孟民杰教授作题为“CpG—ODN联合用药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着重介绍了膀胱癌致死的机理。南方医科大学官道刚教授作题为“整合生物信息与数字中药技术体系
    2023-09-23
  • 9月22日上午,应美术学院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王清丽博士在美术学院三楼多媒体教室作题为“《艺海行舟》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学术报告,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代表参与聆听。讲座由副院长王霄主持。王清丽从陶瓷与绘画融合创新的角度出发,从花鸟画的构思、题材、形式、材质四方面展开探讨,结合自己不同时期对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启蒙与热爱、坚守与突破、融合与创新等问题的思考,以“全国美展创作方案”与“现代花鸟画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花鸟画创作在当下中国画与瓷画创作领域中的发展路径与学术思考,使同学们能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国传统笔墨语言和瓷画融合方面来探讨中国花鸟画在新时代下的继承与创新,继而培养学生“艺术当随时代”的创新意识。讲座后,王清丽与现场师生互动,耐心解答师生提问,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学术讲座是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美美与共”讲堂活动之一,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画与陶瓷花鸟画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在新时代下如何继承和创新中国花鸟画,为瓷与画的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师生们受益良多。专家简介:王清丽博士,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江西
    2023-09-23
  • 9月22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百年校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场景与比较视野”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并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政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洪河教授主持。李雪山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在师大办学百年庆典之际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学者及优秀校友对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学校发展历史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成果,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一重大命题的回应,并期望与会学者交流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为构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14位专家学者。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德普教授、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北京大学何增科教授、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等13位与会专家围绕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热烈讨论。主旨报告不仅有基于历史回顾带来的启示,有政治学核心概念的辨析,也有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还有各位专家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开展的概念、话语、理论建构的创新探索。同时,来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学等相近学科的讨论,展现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
    2023-09-22
  • 9月20日下午,应音乐舞蹈学院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宋瑾教授做客“河南师范大学办学100周年之音舞名家大讲堂”,在田家炳四楼中国音乐研究中心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题为《阐释音乐的3种语言:异质性、近质性和同质性》的专题讲座。学院相关负责人、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参会聆听。讲座由师玉丽副院长主持。宋瑾教授围绕阐释音乐的三种语言展开论述,第一种是异质性语言,采用口头和书写的表义性语言来阐释音乐;第二种语言是近质性语言,即采用文学的表现性语言或美术的视觉语言来阐释音乐;第三种为同质性语言,用音乐来阐释音乐的各种方式,多见于表演和改编。讲座结束后,宋瑾教授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深受启发。本次讲座为学院师生在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见解、新思路,有利于促进学院的学术发展。“音舞名家大讲堂”是音乐舞蹈学院打造音乐学术名片,提供科研交流的土壤而开设,旨在聚焦学科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进一步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热情。音乐舞蹈学院将常态化开设“音舞名家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音乐舞蹈文化等前沿与热点,持续为学院提供高质量的学术盛宴和知识大餐。专家简介:宋瑾,中央音乐学
    2023-09-21
  • 9月20日,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谢德玉教授为学院师生作题为“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Knowns and Unknown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姜丽娜主持,全校师生100余人参加。谢德玉首先介绍了青蒿素是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但目前全球的青蒿素产量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并且疟疾疫情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能承担高昂的药物支出。其次介绍了其在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领域30多年的研究,发现青蒿中非腺毛细胞也可以进行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刷新了人们对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认知。会后,谢德玉教授与学院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Deyu Xie(谢德玉),国际植物化学与代谢工程领域知名专家。现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植物化学与代谢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代谢组学协会委员、美国化学协会委员和北美植物化学协会理事等职务。在植物代谢组学、植物化学和植物天然产品的代谢工程等领域研究成果斐然。迄今,已在Science、Cell、Plant Physiol、Plant C、Plant J、Planta、Mol Pl
    2023-09-2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