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松战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国的高山宇宙线研究”的报告。陈松站研究员首先回忆了自己在师大的求学经历,以及选择天文宇宙线物理的心路历程。然后,他为大家介绍了现代宇宙学探索的四种信使,包括电磁波、中微子、宇宙线和引力波,并对宇宙线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接着,他介绍了作为物理分析核心成员参与的ARGO- YBJ 实验以及在软件标定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由于其基于ARGO-YB J 数据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使得中方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主导地位。此外,陈研究员还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的基本情况。最后介绍了基于首批科学数据在超高能伽马天文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陈松站研究员的精彩报告,激起了师生们对宇宙线研究的巨大兴趣,报告后与现场师生开展了热烈讨论。专家简介:陈松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0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理
    2023-09-24
  • 9月23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巴西科学院院士、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终身教授、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袁锦昀做客百年校庆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数学在工业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展望”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共二十余人参加此次报告。报告由裴永刚老师主持。袁锦昀教授从两方面进行介绍,分别为数学建模如何助力企业精准控制和量化管理以及工业模型和管理优化的思路。袁锦昀教授首先从切割钢板带这一工业问题出发,详细介绍解决该问题所要考虑到的成本因素等,并将其转化为一个优化的简单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数学问题得出最优方案。之后,分别从管理领域的线性模型、电网问题、化工产品企业的排序问题、养殖问题、反应堆的尺寸问题、油页岩提炼石油的过程、榨油问题和发酵问题简单分析其中所涉及的数学优化模型。袁锦昀教授指出对于工业数学,我们应该用数学的思想和数理逻辑、通过数学综合分析的能力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去求数学模型的解,再给数学模型的解给予实际应用的意义。最后,指出数学中理论行得通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应用到实际当中,但数学也不是一无是处,要想成功,必须提高自己学科的交叉及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工程课程
    2023-09-24
  • 9月22日,应学院邀请,物理学院杰出校友辽宁师范大学岳崇兴教授在百年校庆之际回到母校为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题目是“漫漫求索以致远,躬耕杏坛育桃李”,报告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明银主持。岳教授深情寄语,希望每位师生无论是修德还是进学,都应当不懈地努力,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能担当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之伟业所赋予历史重任,为学校增光添彩。随后,岳教授结合30多年科研经历以及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就如何做科学研究与在场师生进行分享,他谈到,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就要永葆对真理和科学的好奇心,就要虚心请教他人,敢于广泛交流,更要具备探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团结协作等。重回母校,岳教授与在场教师分享了自己在教书育人和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鼓励在场老师们坚持关爱学生、教书与育人并重,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踏实干事。最后,岳教授祝愿青年师生奋发有为,力创佳绩,祝福母校新百年再谱华章,再创辉煌。报告结束后,岳教授就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与学院师生进行深入交流。专家简介:岳崇兴,二级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省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创新
    2023-09-23
  • 9月22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河南科技大学尚有林教授在数学北楼216报告厅作题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的填充函数算法”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副院长裴永刚主持。尚有林教授首先对非线性方程组的研究背景进行概述。然后通过将原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全局优化问题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含对数项和指数项的无参数填充函数。所提出的填充函数排除了传统填充函数的一些缺点,并且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这种特性改进了常用的填充函数方法的框架,并且只需要在第一次迭代中最小化目标函数一次,就可以大大降低计算成本。建立了相应的填充函数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最后,在几个测试优化问题上,将提出的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讲座结束后,尚有林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进行热烈讨论,尤其是有老师提问填充函数的构造方法和启发,受到尚教授的表扬,尚教授做出了详细解释。在场人员纷纷表示学院师生受益匪浅,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充满期望,对未来的科研充满信心。专家简介:尚有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曾任河南科技大学数
    2023-09-23
  • 9月22日下午,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邀请,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卞学滨研究员在物理南楼为我校师生作题为“阿秒超快动力学”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高次谐波是指当物质受到强场超快激光作用时,会产生高频率的谐波辐射。通过分析其特性,能够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卞学滨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高次谐波的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其中包括基于高次谐波及光电子全息术的分子动态成像方案、液体有限相干理论以及准晶分形能带超快动力学理论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来获得阿秒(10-18 秒)相干光源,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行为。报告最后卞学滨研究员分享了他在读研和读博期间的经历和启示,鼓励学生们追求研究生和博士学位,探索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术旅程。卞学滨研究员报告内容丰富多彩,由浅入深。报告会结束后,针对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卞学滨研究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专家简介:卞学滨,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2023-09-23
  • 9月23日下午,新浪网副总裁、执行总编辑、高级编辑孟波应邀做客“卫风校友讲坛”,在文昌楼203教室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我的阅读故事与事故”的专题讲座。学院领导、教师代表、研究生和本科生近200人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讲座中,孟波从为什么阅读、阅读什么、如何阅读三个方面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针对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他向学生提出读书不能只读流行书、出名书,阅读不能半途而废,要学会触类旁通,重读好书等相关建议,并提醒学生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观影是无法取代阅读的。他以自己写过的文章和在大学生通讯社工作的经历来分析阅读带来的好处和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讲座最后,孟波通过阅读场景、方式、介质、选择途径以及延伸阅读等角度向大家介绍如何使阅读效率最大化。讲座结束后,孟波就学生提出互联网下的阅读发展、选取新闻角度、提升写作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耐心解答。屈会超对孟波的分享表示感谢,并希望学院师生能够通过孟波教授的讲学理解阅读的意义,在阅读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检查自己,用阅读来充实生活、提升审美情趣。专家简介:孟波,199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新浪网副总裁、执行总编
    2023-09-23
  • 喜迎河南师范大学办学100周年,9月22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李文中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语料库、翻译与AI”的学术报告,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会聆听。报告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国兵教授主持。李文中指出,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日益发展的形势下,翻译实践、翻译学习与翻译研究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他基于翻译实例,探讨了语料库方法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翻译实践、翻译学习与翻译研究提供更优质有效的资源和服务。报告结束后,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与答疑。通过此次报告,聆听者对语料库、翻译与AI有了清晰的认知,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科学思维。本次学术报告是“外语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第十五讲,也是为迎接河南师范大学办学100周年而举行的学术报告。“外语名家讲坛”是由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邀请知名专家分析解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外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为认真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定不移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双一流”创建“华山之路”,献礼百年校庆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今后学院将会围绕学科前沿发展、课程思政研究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主题,持续邀请相关
    2023-09-23
  • 9月22日,应俊甫书院邀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洪坤院士在俊甫书院111多媒体教室为书院师生作题为“数学的魅力”的学术报告,俊甫书院相关教师及书院学生参加此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俊甫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宁主持。徐洪坤首先从数学学科出发,介绍了数学研究充满了洞察(力),好奇(性),想象(猜测),推理、偶然(性),可以带给人们兴奋和惊讶,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随后以孪生素数,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公式,abc猜想,拉马努金公式等专业知识作为切入点,详细介绍著名数学猜想的产生及研究现状,并与学生们分享了部分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徐洪坤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研究体会,分享了大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们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努力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报告结束后,徐洪坤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全面地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俊甫书院宋晓宝)
    2023-09-2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