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终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5.2万字);

2.论文:《论师范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其价值重塑》(一级顶尖CSSCI核心《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被教育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采纳,以独篇内参形式报中央领导同志参阅。该文还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CUAA》收录;

3.全国人大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议案》,2019年提交;

4.全国人大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师范院校“再师范化”的建议》,2020年提交;

5.全国人大议案:《关于建立健全师范院校“再师范化”落实机制的建议》,2021年提交;

6.国家级媒体:《造就大国良师:教师教育振兴的关键抓手》,《光明日报》2020年9月10日第13版;

7.国家级媒体:《师范院校去师范化困境怎么破:教育部回应了》,《中国青年报》2021年1月19日;

8.国家级媒体:《师范院校需要再师范化?教育部回应人大代表建议》,《澎湃新闻》2021年1月30日;

9.国家级媒体:《高校两位掌门人呼吁:师范院校不能丢了“师范味”!》,《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3月7日。

(二)成果特色与创新

1.探索了特色骨干大学“再特色化转型”的价值必要与“3234”实现路径。再师范化转型是河南师范大学基于全国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初次转型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去师范化现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并付诸实施。河南师范大学认为,进入新时代,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在于破解去师范化困境,而再师范化则是化解困境的有效之路。实现再师范化转型,形塑“三个优先”的地位观,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师地位、优先振兴教师教育;树立“两个为主”的战略观,即确立以师范大学为主导的教师教育振兴战略观,确立教师培养为主业的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观;强化“三个把关”的质量观,即把好入口关、把好培养关、把好出口关。凸显“四个差异”的特色观,即凸显与非师范院校之间的差异,彰显师范特色;凸显与其他师范院校之间的差异,彰显示范特色;凸显与其他师范大学之间的差异,彰显院校特色;凸显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彰显专业特色。

2.探索了特色骨干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1+7”实现路径。聚焦高质量教师培养是实现“再师范化”转型的基本路向,这是河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判断之一。进入新时代,师范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不是要对综合化发展进行彻底反叛,也不是要对传统师范教育进行简单复归,而是要在理性继承、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师范教育的一次更有质量、更富特色、更具内涵的迁跃。“综合化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为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专业自主选择创设了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人才支持与活水源泉。但“聚焦大国良师培养”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抓手。河南师范大学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改革指向,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推进了“一流生源质量”“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资源配置”“一流培养模式创新”“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教学建设”“一流毕业生”等七维度的改革实践,探索了“1+7”实现路径。

综上,河南师范大学改革探索的创新之处以及借鉴意义在于:一是特色骨干大学已经经历了从特色化到综合化的第一次转型,现在需要在综合化基础上进行再特色化二次高位阶转型变革,并且探讨了推进改革的“3234”实现路径;二是以过程论与要素论为理念思路,进一步建构推进“全链条、多要素、强支持”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