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应我院邀请,浙江师范大学何文涛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基于视频的教学过程机制图生成与应用》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副院长张俊娜教授主持,相关教师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
何文涛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教学过程机制图的研究缘起,深入剖析了当前教学过程描述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强调了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描述的重要价值。随后,他系统阐述了机制图的内在机理,结合实例逐步演示了从教学视频转录文本、确立角色行为编码体系、执行行为编码,到按规范进行信息流切分、划分教学环节及标注环节信息等关键操作,全面展示了生成机制图的完整流程。此外,何教授还基于个人科研实践,分享了机制图拓展研究方向及其教育意义,为师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探索路径。
在会后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论文选题、高质量论文撰写与发表等议题踊跃提问,何教授逐一耐心解答,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针对性建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报告内容翔实、视角新颖,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有效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
专家介绍:
何文涛,博士后,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黑龙江高教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等核心期刊外审专家。在《电化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3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出版教材1部;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博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划项目、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重点项目和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多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教科规课题3项、其他项目多项,参与省部级等各类纵横向课题17余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IFET优秀会议论文一等奖2项;主持建设校一流本科课程1门,参与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各1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