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青年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9月16日晚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沙龙启动仪式暨第十六期交流活动在学院103会议室成功举办。我院院长袁培燕、副院长张俊娜、科研团队负责人以及科研青年教师等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院长袁培燕主持。
活动伊始,院长袁培燕阐述了举办学术沙龙的背景及意义,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科研发展的生力军,学术沙龙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为青年教师搭建“开放、共享、协同”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学术分享环节,常盟盟、杜浩翠两位青年教师围绕个人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依次进行了深度交流,分别作了题为《城市灾害推演中的大模型关键技术》、《扩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的学术报告。在《城市灾害推演中的大模型关键技术》报告中,常盟盟博士提出基于多粒度的时空交叉学习模型,通过对时空数据进行多粒度划分,从不同粒度上学习时空数据的特征交互模式。在《扩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报告中,杜浩翠博士详细阐述了扩展目标的扩展形状模型、量测数量模型和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扩展目标滤波器,以及扩展目标跟踪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现场教师纷纷提问,就研究方法、关键科学问题、学科交叉可能性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与分享的平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也加强了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沙龙交流活动,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新发展。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