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多层次全覆盖开展“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29

为夯实青年学子信仰根基,扎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10月24日至10月29日,面向全院各年级学生,集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主题班会活动。本次活动覆盖全院在校学生,各年级辅导员立足学生成长阶段与专业背景,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血脉联系,自觉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次系列班会注重分层分类引导,各年级主题鲜明。2025级新生辅导员钟桂华、侯梦瑶,以“启航·铸魂”为核心,围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围绕“大学第一课与我的强国梦”展开主题讨论,帮助新生在入学伊始筑牢思想根基,明确奋斗方向。2024级辅导员郑苏聚焦“深化·自信”,引导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思考如何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2023级辅导员侯世英围绕“砺志·担当”,领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将全会精神与自身专业学习、未来发展相结合,围绕如何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专业特长等议题展开讨论,激励学生夯实专业基础,锤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适应时代要求、担当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022级毕业生辅导员魏继拓、皇甫晓阳则紧扣“远航·奉献”,通过经验交流和目标设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他们将个人职业发展扎根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此次“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系列主题班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在学院内营造了关心国家大事、勇担时代重任的良好氛围。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交流,对国家发展蓝图和自身责任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院将持续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最新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新方法,用心用情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侯世英 魏继拓)


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主题故事分享会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思政政治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月30日,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主题故事分享会,社区相关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以“故事分享促共鸣”为核心形式,营造了开放包容、坦诚交流的良好氛围。分享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专业学习特点与社会实践感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在编程学习中攻坚克难、追求技术精进的经历,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同学分享了参与志愿服务、助力老年群体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实践故事,展现了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有的同学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奋斗篇章,回顾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的历程,展现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勇担时代重任的坚定信念;还有的同学结合身边榜样事迹,畅谈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表达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坚定决心。学院兼职辅导员、“一站式”学生社区自管会负责人王涛在交流中对同学们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围绕“三个提升”目标与同学们深入互动,引导大家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知、凝聚共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此次故事分享会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有效推动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青年学子心中落地生根。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学院“e路‘芯’航”育人工程的前沿阵地,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必能进一步发挥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优势,将思想引领融入社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魏继拓 白照冉/文 陈馨 郭恒/图)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宣讲学习会

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25年10月31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学院103会议室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宣讲学习会,院团委学生会学生骨干参加会议。

会上,院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带领与会成员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核心内容,重点研读了全会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发展等与专业领域紧密相关的战略部署。通过图文解读、政策梳理、案例分享等形式,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结合计算机学科特色,与会成员围绕“学精神、强担当、优服务”展开热烈研讨,凝聚起三大共识:一是打造“全会精神+专业实践”学习矩阵;二是建立“政策宣讲轻骑兵”队伍,依托宿舍走访等载体,用青言青语解读“十五五”时期科技人才培养、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红利;三是深化服务实践效能,聚焦同学需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学风建设的实际举措。

“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青年学子,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署让我们备受鼓舞。”冯靖翔在交流中说道。他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既要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员,更要争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骨干深入班级党团支部开展宣讲,引导广大同学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服务中坚定信念,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蓝图贡献青春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侯世英 魏继拓 冯靖翔)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浇花

浇根,育人育心”阅读分享主题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10月28日在文昌楼116教室举办了以“阅读分享,典亮心航”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创新实践部负责人王德翔担任主持,东二、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员代表与学院部分同学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王德翔围绕“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培育”主题,介绍了经典阅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随后,诵读代表依次登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诵读演绎。在诵读间隙,主持人穿插讲解了部分篇目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从签到引导、设备调试到秩序维护,保障了整场活动的顺畅进行。全体参与者沉浸于经典的魅力之中,在聆听与思考中感受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本次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e路‘芯’航”育人工程的生动实践,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与思想境界,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未来,学院将深耕文化育人沃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护航学子扬帆远航。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侯世英 谢铭伟/文)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观《功勋》·砺

壮志”主题观影活动

为深入贯彻“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筑牢信仰之基,10月28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于学院217报告厅成功举办“观《功勋》·砺壮志”主题观影活动,东二、东十四“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员代表与学院部分同学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2023级专职辅导员侯世英为同学们解读了《功勋》系列作品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引导大家带着思考观影。随后,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功勋》的精选片段。影片中于敏、孙家栋、黄旭华等功勋人物,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呕心沥血、无私付出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光影交错间,功勋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观影后,同学们围绕“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热烈的交流中,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与成长规划,畅谈如何将功勋精神内化为前进动力,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火花不断碰撞。

本次主题观影活动不仅成功营造了崇尚英雄、学习榜样的浓厚氛围,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为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明确方向、砥砺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侯世英 郑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