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 8月24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林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海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河南省教育厅、各地级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省内兄弟师范院校相关负责同志,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负责同志,附属学校与集团校教师及在校师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开幕式由副校长宋晔主持。郭海明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师德师风是所有教育者的价值坐标和精神灵魂,引导师范生树立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涵养德高为范的道德情操、修为乐教爱生的仁爱之心,与建构教育理性、学习学科知识、锤炼教学本领同等重要。他强调,师大始终坚定“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致力于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师大智慧与师大力量。刘林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培养培训的灵魂,也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牛鼻子”。希望河南师范大学协同各师范院校,依托河南师德教育文化馆,加强教育家精神研究阐释,引领广大教师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
    2025-08-24
  • 8月20日上午,由中国民俗学会指导,我校社会事业学院、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原民俗学论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成立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二级调研员张礼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彭恒礼出席会议,我校社会科学处、社会事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由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向东主持。杨玉珍代表学校致辞,她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在民俗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她表示,民俗学研究所的成立将为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建设注入新活力、开辟新领域、提供新视角。成立研究所不仅是挖掘研究中原民俗文化资源,更是为推动学术交流创新搭建高水平平台。民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河南师范大学银龄教师特聘教授康保成对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期待民俗学研究所在开展中原民俗研究以及培养民俗研究人才方面作出贡献。彭恒礼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成立,是中原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标志着中原民俗研究进入新阶段。他表示,河南不能没有民俗学,中国民俗学也不能没有河南的声音。我校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5-08-21
  • 8月15日至17日,几何与拓扑学的研究前沿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天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段海豹教授,清华大学李海中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各高等院校6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黄广月主持。杨玉珍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对师大百年办学历史、学科建设成就、人才培养成果、国际合作办学、博士后工作等基本情况及数学学科发展现状作简要介绍。她指出,博士后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蓄水池”。一直以来,师大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制度创新、人才引育、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效显著。希望与会学者多推介师大,助力引才,在学术交流中畅所欲言,共探科学之美。张天运向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对我校博士后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从平台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的蓬勃发展态势。希望青年
    2025-08-19
  • 8月16日至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韩万渠教授主讲的《数字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荣获二等奖。近几年,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课堂革命”,不断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潜心教学、锐意创新。韩万渠教授及其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据适应性学习理论,提出“基于ADAPT教学法构建迭代共生式研学共同体”的创新理念。该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数字政府治理真实场景(Actual Scene)开展调研,主动发现问题(Discovering Problem),通过师生共建本地知识库,依托AI赋能(AI Empowerment)实现共生式交互,通过设置不断进阶的问题链(Problem Chain)推动迭代式探究,并通过基于国际比较的学理化阐释(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强化制度认同,全面落实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备赛期间,学校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一对一辅导、模拟演练等系统化备赛指导,助力参赛教师精准把握备赛要点、持续优化课程设计。学校持续深化大赛育人功能,以
    2025-08-19
  • 8月15日,由中国密码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第十六届全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教学研讨会在求真楼5楼东报告厅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新乡市委网信办主任赵永峰,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子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嵩,河南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宋玉,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丽香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会议期间,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肖嵩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丽香教授、南开大学汪定教授、西安邮电大学秦宝东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徐军教授等五位密码学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知名专家受邀作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0位教师进行了教改论文交流,内容涵盖AI赋能课程改革、密码人才培养实践、产教融合培养方案等多个前沿领域。会上,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子臣宣布了优秀案例。中国密码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汤永利介绍了2025第五届全国密码科普竞赛的总体情况,天津灵创智恒总经理李忠献详细说明了2025第十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的筹备情况。本次研讨会在我
    2025-08-16
  • 8月11日上午,我校在科技创新港召开搬迁指挥部第十六次周例会暨第三次现场调度会。校领导冯淑霞、郭海明、宋晔、王玉良、秦法跃、苗雨、杨玉珍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入驻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主持。校领导一行实地察看了学校基础设施、后勤保障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情况,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指导。校长郭海明对近期的工作推进情况表示肯定,并从三个方面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工作推进要再发力,要强化时间观念,综管办要全面梳理任务清单,党政办要强化督导检查,相关部门要全力压茬推进,该销号的加快销号,该解决的尽快解决,又好又快推动任务落实。二是学风建设要再谋划,要把学风建设作为科技创新港工作的重中之重,学工、研工、团委、教务等部门要协同配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学风建设方案,加强新生专业认同教育,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帮助新生扣好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粒扣子”。三是任务举措要再强化,既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做好“一校三区”新生报到、开学典礼、入学教育等工作;也要立足校区实际,丰富“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开创科技创新港人才培养新格局。校党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