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下午,应环境学院邀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籍国东教授在腾讯会议上为师生带来题为“河湖湿地水体-沉积物氮转化过程通量及微生物驱动机制”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院长曹治国教授主持。
籍国东教授从河湖湿地氮污染问题与控制需求,硝酸盐还原通量贡献与响应机制,古菌和细菌氨氧化过程通量贡献,结论与展望四个方面,系统阐明了河湖湿地水体-沉积物氮转化过程通量及微生物驱动机制;揭示了浅水湖DNRA通量贡献及功能微生物,长期输入硫自养反硝化与DNRA通量响应,长期输入铁硝酸盐还原通量响应,碳硫铁输入硝酸盐还原同位素分馏酶学机制,精准识别一氧化二氮跨介质溯源,实现氮污染精准控制。报告结束后,籍国东教授详细解答了我院师生对于相关研究内容的问题,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交流。
专家简介:籍国东,生态学博士,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和北京科技新星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骨干成员。 长期从事水和废水处理、土壤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研究,聚焦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在饮用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控、大型调水工程生态健康保育、河湖流域水资源综合保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和南水北调项目等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出版著作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重要科技奖项。
(环境学院 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