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下午,应环境学院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张婷婷教授于东校区实训楼环境学院1509会议室,为我院师生进行了“基于新污染物风险控制的深度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环境、化学、材料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环境学院曹治国院长主持。
张婷婷教授首先分析了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同时讲解了我国新污染管控相关政策和管控措施,随后分析了新污染治理中常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的缺点,特别是目前新污染深度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针对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了团队在抗生素、微塑料、含氟化合物等新污染高级氧化处理处置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服务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社会服务课题中的研究进展和心得体会。最后,张教授在展望中指出新污染治理的研究要瞄准国家和地区的关键战略需求,需从新污染物相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进行溯源分析,同时在材料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形成高效、低能耗的深度处理技术,从而为新污染的环境风险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报告结束后,张教授详细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张婷婷,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系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清洁生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曾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石化河南油田、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等开展工程实践。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设计、吸附氧化技术开发与废水处理装备开发方面的工作。目前已为企业开发智联网一体化废水处理装备5套、为政府提供市政污水一体化处理装备8套、冷却循环水电化学处理装备3套。以第一/通讯作者在环境领域的一流期刊上发表了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参编著作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3项、生态环境部和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咨询课题20余项;为中石化、中节能等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装备开发20余项。2017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计划,现担任SCI期刊Biochar、Carbon Research青年编委。
(环境学院 王红菊 张静霄)